大哥大最早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在1973年发明,是手提电话的俗称。
1973年4月,他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打给一位同样在研制移动电话的竞争对手,“我现在正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库帕后来回忆道:“我听到听筒那端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这是人类通信史上的第一次手机通话。
最初,手机外形和砖头几乎没有区别,它只能接听和拨打电话,充足一次电需要10个小时,可以持续通话35分钟。据了解,当时发明这种电话的目的,主要还是用于满足政府和军队的一般通讯需要。
扩展资料:
手机的诞生只是普及道路上的一小步,从研发成功到推向市场,摩托罗拉公司等待了整整10年的时间。1983年,重794克、长33厘米的Dyna TAC 8000X的手机正式上市,消费者需要付出2995美元(逾3万元人民币)的昂贵价格。
此时最长通话时间已经延至1小时,可以存储30个电话号码。跟现在的手机相比,早年的“大哥大”尽管很拉风,但一条小得可怜的黑白屏幕上,除了电话号码,什么也显示不了,不过在当时,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技术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哥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手机:从“大哥大”到掌上电脑
至2005年为止,全世界行动电话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为香港(普及率达120%,共838万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亚历山大·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移动电话,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手机是GSM手机和CDMA手机。在中国大陆及台湾以GSM最为普遍,CDMA和小灵通(PHS)手机也很流行,这些都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除了可以进行语音通信以外,还可以收发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体短信)、无线应用协议(WAP)等。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部分采用用触摸屏的手机减少了按键)。
部分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PDA、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带有手机功能的PDA发展的趋势。
【手机发展历史】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中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还有1979年马丁库柏实验版
这些都是摩托罗拉的产品
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进入中国的第一部移动电话是摩托罗拉3200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