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IQ的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
一、什么是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企业选拔安置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选拔合格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的重要保证。所谓心理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测试个体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一种科学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卡特最先提出心理测评这个词。1904年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儿童智力测验量表,接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推孟教授,提出了心理商数的概念,简称为IQ。计算IQ的公式是: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二次大战后,许多企业家看到了心理量表在招聘人员中的积极作用,由此,心理测评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的心理测评主要是在1978年以后开始广泛运用于实践。在企业招聘中进行心理测评始于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的发展,心理测评技术在我国企业选拔与安置人才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通过心理测评,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符合某一岗位的需要。所谓人事安排,就是让适当的人担任适当的工作。而通过心理测评可以较客观、真实地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与能力,将他安置到适当的岗位上去,以保证人尽其才。
二、心理测评的主要方法
心理测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纸笔测验
纸笔测验简称笔试,即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有七种:多种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小论文,纸笔测验在员工招聘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员工招聘中,它能很快把员工的基本活动了解清楚,然后可以划分出一个基本符合需要的界限。
2.量表法
量表(scale)是一种比纸笔测验更严格的测量工具,它们可以看作是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对被试的属性进行测量,一般的心理测验都由一个或几个量表组成,它们的建构程序更严格,客观化的程度更高,往往有常模可以参照。例如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3.投射测验
有些心理特征是很难直接观察和测量的,例如人们的欲望、动机、需要等等。就需要用投射的测量方法。所谓透射法,就是让被试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不自觉地表露出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适合各种目的、用途。其主要方法的有以下几种:
(1)联想技术。为被试呈现一些刺激,请被试报告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根据被试的反应作出分析。常用的有各种墨渍投射测验,各种字词的联想测验等。
(2)构成技术。指的是被试需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测验主要测量被试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的深层心理。比较著名的有:主题统觉测验,麦克莱兰的成就测验;其他的还有测量人们信念,宗教信仰,价值观等的测验,这种技术主要侧重于对被试产出的分析。
(3)词句完成法。把一些没有完成的句子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句子完成,例如,“我觉得我们的企业……”,被试可以作出各种反应,这种方法比上述的两种都简单,但却很说明问题。
(4)等第排序技术。请被试把一组目标、愿望、需要等等按某种标准加以排序的方法。许多价值观,成就动机,态度的测量都用这种技术。
(5)表现技术。这是一种侧重过程性分析的技术,不大注意被试的产出。要求被试参加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表现出他们的需要、愿望、情绪或动机,他们处理事物,人际交往方式无不带有个人的独特特征。这些活动设计要求符合实际生活的场景,如做游戏,演一出戏,角色扮演,画一幅画等等都可以。
(6)个案分析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既含表现的成分又有投射的成分。个案设计得贴近实际,请被试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被试在操作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充分发挥想象力,所以这种方法能引起被试的很大兴趣。
研究人员对投射测验的争议较大,赞同的、反对的都有,但是一致的意见是这种方法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其主要优点是主试的意图目的藏而不露,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外界条件,使测试的结果比较真实。其缺点是分析比较困难,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投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提高它们的客观性程度,而且主持投射测验的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否则不如采用其它的测量方法。
4.仪器测量法
这是指通过科学的仪器对被试进行测试,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心理活动的仪器越来越多,如多导仪、眼动仪、动作稳定仪等,这些仪器在测量人的兴趣、动机、技能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心理测评的技术指标
一项好的心理测评,应该是可信的、有效的,并且是可重复的。这就涉及到心理测评中的一系列技术指标。
1.标准化、客观化和常模化
在收集研究数据时要从测量的材料、情境、主试、被试和结果的处理方式等几个方面考虑,加以系统地控制,以保证收集到的信息是客观的。要尽量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集中收集与研究主题关联最大的信息。
(1)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收集信息的条件和程序要有统一的标准,其意义在于,我们应该保证是采用同一个参照框架,用同样的方法收集材料,这样得出的结果比较起来才有意义。
无论是做实验室研究,现场调查还是准实验研究都要注意收集信息时的系统性和控制程度,要按照同样的程序开展工作,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个人主观性对研究过程的影响。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①测验材料。测验材料实际上是一把测量的尺度,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得出对被试某个方面特征的测量结果。所以无论是问卷,仪器,调查表格都要统一制式,使被试接受同样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要注意测验材料对被试的适合程度,这个问题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尤其应当注意。
②测验环境。这个条件和测验材料几乎同等重要,有时被试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的测验可能得出有差异的结果来,这主要是环境的差异造成的。环境对被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无关变量的控制上,被试到一个新奇的环境中,难免产生一些与测验无关的情绪,自然会影响到测验的结果。其它的因素包括照明,通风,噪音,温度,湿度等等条件。要让被试尽可能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接受测验,环境不要与其熟悉的条件差别太大,否则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③测验程序控制。主试要控制好测验的程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按测验指导手册上规定的执行,不能任意处理。主试要和被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被试了解测验的目的,如何正确地做出反应,减少被试的顾虑。在整个测验的过程中,主试要观察被试的反应,及时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但不能给被试以暗示,协助他们作答。
④测验时间。这个因素也影响测验结果,一般的测验都有时间的限制,例如,学生的考试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超过时间限制再交卷就没有意义了。主试应该把时间的限制预先和被试讲清楚,在测验的过程中可以提醒被试注意时间。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被试的结果可以在同一个基准进行比较。
测验时间还有另一重意义,同一个测验最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进行,例如同是上午,同是下午等等,对一个样本而言,要使被试在尽可能相同的时间段内接受测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常进行工作态度的调查,这个问题特别要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⑤主试的培训。主持测评的人应具备一定的资格,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工作。在主持一个新的测评时,主试要有充分的准备,了解该测评的每一个细节,可能的话,自己先体验一遍或是先做一个预试,预试后征求被试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做好工作。
(2)客观化
客观化的工作是为了保证对测验结果的解释的一致性,尽可能地减少评价人的主观性程度,要有一套程序加以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测评设计。测评的设计要符合客观实际,要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使测验结果能反映出欲测量构念的变异程度。在设计测验时要尽量减少那些可能产生“社会期许性”的项目,以免误导被试。
②计分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数量化的评价方法,少用或不用文字评价的方法。标准的测验要向主试提供计分方法和计算公式,使主试可以对同一结果得出比较一致的评价。主试要接受充分的培训,掌握评价标准。评价时要采取客观的态度评价被试的作业成绩,如果主试屡次给出主观的评价,就可以考虑撤换他们。也可以考虑用增加评价人的方式减小评价的偏差。
③测验程序控制。主试在测验的过程中要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对被试的作业不应表态,对正确答案表示赞许或提示被试等等,可以在被试结束测验之后与他们讨论,但是在测验过程中绝不允许暗示他们。
(3)常模化
常模化的工作从另一个方面保证测验结果的质量。心理测量的数据类型不同于其它学科(例如,物理学、化学等等)数据的类型,一个测度的意义只有在与其它测度比较的基础上才可以显示出来。因为心理测量尺度的单位并未达到统一和可以互相换算的地步,而且很难确定绝对零的位置。有鉴于此,心理学家以常模化的方式表征测量结果的意义。
常模化是指每个测验都要提供一组测验分数,以之作为比较的基准,便于解释测量结果的意义。这样一组分数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常模样本。常模样本的构成应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在几个主要方面代表母体的特征,应该尽可能多地表现母体的多方面性征,例如,可以从总体上,从不同的性别,年龄组,受教育程度,收入,地域等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各方面进行分类,并给出各个分组的数据。建构这样一个常模样本是很不容易的,可以采用抽样技术选取样本并用统计计算样本的代表性。
②适用范围。常模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其适用范围越大;在引进国外的量表时要特别注意其常模的适用范围。有些常模还有一定的时限,所以要适时地增加新的资料,提供新的常模数据。
③分数转换法。不同的常模有不同的分数转换法,即根据常模的分数分布形态,由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的方法不同。常用的转换法有百分位法等。
2.信度
信度是衡量心理测量质量的指标之一,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个概念:首先,信度是指心理测量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的指标。如果我们用相同的或可以互相换算的测量工具反复对同一组客观事物进行测量的话,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保证这些结果是相同的?其次,信度是指测量的准确程度,既使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反复测量的结果是稳定的和一致的,但是仍不能保证得出的结果的是准确的,准确性的定义蕴涵着稳定性的定义;最后,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看,信度是指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保证测量工具本身是精确的。
测验中常见误差有两类:一类是系统误差,另一类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差误是集中的,向着一个方向分布的,在数量上表现为是恒常的;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种种随机原因造成的,很难加以控制,差误散布在各个方向,数量也是随机分布,忽大忽小。绝大多数的测量误差是随机误差,这是由于系统误差是很容易发现的,一旦发现了就可以去除掉,而随机误差则是由于原因不明的一些原因造成的。从这个角度观察信度问题就比较清楚了:我们得到的测量分数实际上是由两部分合成的,一部分是“真分数”,另一部分是由测量误差造成的“误差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和即是测量得出的“总分”。进一步对变异数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信度的量化定义:在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变异量越大,则测量的信度越低,反之则信度越高。我们可以给出两个等价的定义:
(1)由一种测量工具得出的数据的“真分数”的变异量与“总分”变异量的比率即为该测量的信度系数。
(2)由一种测量工具得出的数据的“误差分数”的变异量与“总分”变异量的比率与1.00之差即为该测量的信度系数,这里的 1.00表示测量的理想状态,即误差分数为零,信度系数等于1.00。
由于我们对于“真分数”不能真正测得,所以第一个定义仅具理论意义而不能实际计算;但是第二个定义可以用于实际计算。它们的公式为:
计算信度系数的公式和方法很多,通常有这么几种:
(1)折半法。将测验的项目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这两部分的分数,以这两部分分数的相关系数作为折半信度系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在把测验的项目进行折半时,可以按奇项--偶项划分,也可以按其它的标准折半。由这种方法得出的数值仅计算了测验一半项目的信度系数,还要进行修正才能得出整个测验的信度系数。
(2)复本法。复本是指研究人员同时编制两份量表,它们在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等同,请被试分别接受两次测验,一次做一份,然后把被试的两次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作为复本信度系数。如果两次测验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则该系数为复本系数,如果间隔的时间较长,则得出的相关系数为稳定或等值系数。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比较能说明问题,但是要编制两份等同的量表殊非易事,因此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重测法。若编制两个量表有困难,可以用一个量表对同一个样本实测两次,由之得出两组分数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重测信度系数。这种方法往往容易引起被试的反感,觉得乏味,不愿意配合;此外样本的构成,两次测量的间隔,欲测构念的稳定程度也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4)内部一致性考验法。这种方法近来很为流行,它可以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说明问题。这种方法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对测验量表内部一致性考验的思路,如果一个测量量表是有效的,这个量表就必须是前后一致的。每个量表的不同层次都应该指向构念的方向,不同的测量项目应该涵盖所欲测量的构念的一部分,为测量作出各自的贡献。如果一个量表中的所有项目都是高度内部一致性的话,那么整个量表仅能测量构念的某个部分,而不是其全部。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衡量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而且可以从项目的水平分析其作出的贡献。
3.效度
效度是另一个衡量心理测量质量的指标。效度的一般定义是: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恰当地测量出所欲测量构念的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效度要进一步解释经验水平的指标与理论构念的联系。由之可以把效度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验效度,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类,它们主要表征一些可观测变量间的关联程度,因此,这类效度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观测变量预测另外一些观测变量;另一类效度是理论效度,它主要表征观测变量与理论构念间的关系,这些理论构念往往是潜在变量,不可直接观测。
常用的效度有如下几种:
(1)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工具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欲测构念,也就是一个待测内容范围是什么,然后再寻求对应于这个范围的指标,测量的指标不能是相应构念的复述,也不能把所有的指标都收罗无遗,而是应有代表性。实际上这两项工作都很困难,应当允许不同的研究人员采取不同的途径。在检验一个测量工具的内容效度时,要把这个过程重新加以考虑,主要由有关专家进行判断,他们要提出实际的证据表明设计的逻辑与测量目的的相符程度。
(2)效标关联效度。以一个或一组测量指标与其它有效测量指标的关联程度可以作为一个测量工具的效标关联效度。这里所指的有效测量指标可以是与测量同时存在的也可以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指标,例如,学习成绩,工资收入,管理绩效等等。从时间上看,效标关联效度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效度,可以用测量的结果与同时存在的一些指标的关联系数作为效度系数,另一种是预测效度,即是用测量结果与未来的一些指标的关联系数作为效度系数。
效标关联效度预测的指标与实际中的一些指标有联系的,它们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决策。例如,升学和职业辅导,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新的量表时,也可以用这个新量表与已经被证明是效度较高的量表结合起来研究,探索新的变量与其它变量的关系。
(3)构念效度。这类效度用于衡量某个特定的测度与其它测度之间的关系是否与理论假设的关系一致。构念效度比较难于建立,要从两方面提出证据:①要指出这个测量和所有理论上认为应与之有关的其它测量都存在着较高的关联程度;②要指出这个测量和所有理论上认为与之无关的其它测量的关联程度都很低。构念效度要提供多方面的证据,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测的构念加以说明,它们需要提供一组指标从不同侧面建立构念效度。这类效度在扩展心理学的知识领域时特别有价值。
四、心理测评的具体内容
在人员选拔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主要对人员的认知能力,个性和兴趣进行测量,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这3种心理特征与工作的关系最为密切。
1.认知能力及其测验
智力是心理测验最早尝试测量的问题之一,80多年以来对这个问题的结构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足见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不同的学派对测量这个问题进行了种种的实验: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比纳等人研制的,他们试图用测验的方法识别学校中儿童的心理缺陷。嗣后,斯皮尔曼在对大量的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两因素理论,他认为心智能力中存在两种因素,一种是普遍因素,用(G)表示,代表个人的普通能力;另一种是特殊因素,用(S)表示,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
现行的认知能力测验已不再是早期的那种模型,而是涵盖了相当广泛的领域,这些测验以实践中的绩效为效度标准选择项目,建构量表。这样作的结果提高了测验的预测能力,但同时也使测验的特异性增强了,因此在人员选拔时要注意选择合宜的量表。在工商组织的人员选拔工作中,可供选择的认知能力测验包括以下几类:
(1)机械能力
从事各种机械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知觉性质的认知能力,这些知觉能力处理物体间的空间关系,把这种关系转换为视觉形象;在转换过程中的知觉速度和知觉准确性也很重要。例如,要求操作人员会制图,识图,会根据机械蓝图加工,组装机械零件。还有一些机械能力测验偏重于测量人员的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经验。构成机械能力量表的项目侧重于知觉特性的能力,而不一定是普遍意义的智力,因为它们要预测的主要是从事机械工作绩效。因此,各个测验间的相关关系不高,各自测量一种较为独立的机械能力,经研究发现,机械能力的得分与普通智力测验的得分间的相关系数较低,这说明,机械能力的测量与一般的智力测验在内容上要有区别。
(2)心理运动和身体能力
佛莱希曼等人对工作需要的心理运动和身体能力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类,提出了如下的19种基本能力及其测量:选择反应时;反应时;肢体运动速度;腕-指运动速度;多肢协调;手指灵活性;手工灵巧性;臂-手稳定性;速率控制;控制精度;动态强度;躯体强度;静态强度;爆发力强度;广度灵活性;动态灵活性;总体身体协调;总体身体均衡;耐力。
其中1到10项属于心理运动能力方面,第 11至19项属于身体能力,需要的话,可以将心理运动和身体能力的测验与其它的测验结合起来使用,其效度也不会降低。
(3)视觉能力
视觉能力是完成许多工作必备的条件,这方面的测试主要由眼科专家进行,主持人员选拔的部门制订相应的标准,彼此配合。视觉能力的测试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开展:视敏度,深度知觉,辨色能力,视线偏斜倾向等。职业不同,所需的视觉能力标准也不同。
(4)信息处理能力
有些工作不是和机械打交道,而是处理信息,所以对于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有必要加以测量。近几年来,这方面的测验已不局限于管理和文书人员的选拔。这种测验主要从人类处理信息的特征出发,分析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是如何替代人类智力活动的,在进行人-机交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的能力条件。并以之做为选拔的标准。信息处理能力与一般的智力的关联更密切。
认知能力测验的效度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认知能力可以在很广泛的工作领域内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这些测验对于简单工作的绩效预测不如对复杂工作的绩效预测;对简单工作的绩效预测最好采用心理运动能力的测验,用其它的测验预测效度不高。几种测验的组合有可能增加选拔的效度。除了用于选拔目的外,认知能力的测验还适用于衡量各种培训工作的成效。
2.兴趣与人格及其测量
兴趣与情绪,动机,态度,人格等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它指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的满足而产生,稳定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并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
近十几年来,心理学家已设计出大量的人格与兴趣的测量工具,比如霍兰德设计的“职业偏好问卷量表”。这些测量工具适用于许多领域的工作,它们的基本假设有两点:
(1)在维持一定的动机条件下,人格或兴趣的因素影响职业适应性与工作绩效,有些人可能更适应某种职业,并可能从工作本身获取更大的职业满足感。从职业辅导的角度看,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的工作,有助于他们的职业生涯设计,如果再具备一定的能力的话,就有可能取得成就。
(2)从工作的角度看,某些职业确实需要特定的人去从事,这些人的人格或兴趣的特征不同于其他的人,某些人格或兴趣的特征对完成职务工作起到直接的,足够的影响。这对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研究人员向从事职业辅导的人们推荐可以用投射技术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人格和兴趣量表。
投射技术的有主题统觉测验与罗夏墨迹测验。
常用的问卷调查测验有加利福尼亚州心理调查表,爱德华个人偏好顺序表 ,人际价值观调查表,个人价值调查表 ,职业偏好调查表等。
IQ题的得分除以年龄
壹、智力的发展
1、智力是指从事实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能力。
婴儿在母体内即有学习行为,自怀孕开始至幼儿四岁,智力发展约完成40%,到了八岁时,约完成80%。
2、常用的智力测验:比西量表和魏氏智力量。
3、智商的计算方式可分并 为两种:
比率智商:智商(IQ)=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
离差智商:IQ-该年龄的平均IQ/ 该年龄的IQ标准差*15(题目标准 差)+100(题目平均数)
贰、情绪的发展
1、情绪发展:兴奋 →苦恼→愉快→愤怒→厌恶、害怕、恐惧→得意→喜爱成人→喜爱幼儿→嫉妒→羞耻、失望、不安、羡慕、希望
2、情绪表现的基本方式主要是与生俱来的,随着个体的生长而逐渐分化,由简单趋复杂。
3、情绪发展的因素:成熟与学习两种因素。
参、语言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历程:
语词发展的顺序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名词→副词→感叹词→连接词→介系词
2、五个主要时期:(1)准备期---出生~一岁 (2)单字期 ---一岁~一岁半 (3)多字句期--- 一岁半~二岁 (4)文法期---二岁~二岁半 (5)复句期---二岁半~三岁半。
肆、儿童绘画发展
1、依序为涂鸦期→前图标期→图标期→写实前期→写实期
儿童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意思、情绪、知觉和幻觉,幼儿所画的往往不像任何东西,
只是用笔表达心灵的活动,画出当时他心中的概念,所以幼儿最先的图画只是一种符号,所画的是他
记忆的东西,所谓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
伍、游戏发展
1、游戏发展的过程(群性行为的发展阶段)
单独游戏:五个月~二岁 →旁观者游戏→平行游戏:二~三岁→联合游戏:四~五岁→团 体游戏:五~六岁→合作游戏:七~八岁。
2、儿童游戏的类别:感觉游戏、运动游戏、模仿游戏、受容游戏、建构游戏。
参考资料:http://practice.ntcn.edu.tw/stuwww2/wei_www/90c21a/230904330/%A8%E0%B5%A3%B5o%AEi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