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花灯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收尾,因而形势也十分隆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每年一度的元宵大战就伴随着热热闹闹的灯会热腾腾地出“锅”了。京城各大商家为争夺市场,不但将元宵提早上市,还在元宵馅里下足功夫,各地风味、数十个品种的元宵早早摆上柜台,既有传统的玫瑰、芝麻等馅料,也有不少新开发出来的品种,比如玉米、椰蓉、海苔、哈密瓜或猜含、菠萝等馅的元宵成了柜台上的“主角”。而贵友大厦、新东安市场、百货大楼、庄胜兆则崇光百货、翠微大厦、蓝岛大厦等商场,还在大厅中挂满了红灯笼和字谜,让前来的顾客不仅能一饱口福,还能不进公园就欣赏到各式各样的灯笼和字谜。
新的一年不少人为图吉利,都会在年初的几天刻意穿戴上有红颜色的衣服和饰品。商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纷纷“改头换面”,红色商品一应俱全。在店里挂起了中国结、鞭炮,贴上了红窗花、对联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新年饰品,让售货员穿上了大红色的唐装。远远的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让人不由得想多逛一会儿,多沾些节日的喜庆。东安市场一个挂满红色商品的大专柜格外显眼,不仅有各种剪纸、红色内衣裤、灯笼、彩灯、中国结等传衫笑统商品,还有时下较为流行的“福”字挂件,这些挂件有成串的辣椒、玉米、大蒜,或精美的小香包,十分精美别致。记者注意到,在众多种类灯笼当中,一种配着各式各样装饰鞭炮的宫灯,既雍容又古朴,虽然价格较高,仍很受欢迎。长安商场为员工准备了大红色的唐装,店堂内的饰品也都换成了红色,不少柜台上也将红色的商品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庄胜崇光百货在通道和各柜台上都挂起了红灯笼、红鞭炮、红对联。
正月
2005-2-2 16:05:58
正月,又称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而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说的“春芹则节”,被称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古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作“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从殷商起,就将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时算起,谓之“元旦”或“元日”。自从司马迁创造了《太阳历》,即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当然,现在提起“元旦”都很自然地想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这是民国以后的事。咱老北京把正月初一称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热闹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天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
这天一大早,亲朋好友就开始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年幼者给年长亩毕者拜年,都要三叩首,迅首芹而一般平辈儿的朋友邻居之间则是拱手作揖,互相说一些“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之类的吉利话。
大年初一,全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停业,可戏园子却要在这一天举行开台仪式。在三通鼓后,戏班儿的管事把“万事亨通,开市大吉”的横幅交给戏园子的堂头,堂头给过赏钱后,高喊一声“开戏喽”,新一年的第一场戏就正式开演了。
逛庙会也是老北京人过年的一大讲究,初一这天,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崇文门外南药王庙、西直门内崇元观、西便门外白云观、前门瓮城里的关帝庙……二十几个庙会都敞开山门。北京城可热闹了,赶庙会的小轿儿、四轮马车、小毛驴等等都做了节日的装饰,无论是车轿上坐的,还是地下走的,人人喜形于色,真是“红男挎绿女,糖串伴风车”。民间花会的中幡、杠箱、大鼓、舞狮、高跷、秧歌等等在大街上边走边练,路上被挤得水泄不通。
在民间还流传着:“初一东岳庙,十五逛花灯。燕九白云观,三十雍和宫。”的民谣,这意味着正月的老北京还有好多热闹呢。就说正月十五吧,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也是春节后又一全民性的盛大节日。这一天的夜晚,各色花灯悬挂街头,招来很多游人。长篇小说《李自成》中就描写过崇祯年间北京城内元宵灯会的盛况:“西从东安门起,东到现在的灯市口大街的东口上,约摸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晚上,店铺关门,通夜赏灯,放焰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灯会上还有民间花会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耍中幡、跑旱船。还有燃放各种花炮、焰火的。《燕京岁时记》记载当年灯会的盛况是“银花火树,光彩照人,车马喧阗,笙歌聒耳。”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们都知道的习俗,意在祝福全家人团圆和睦。而十六的“走桥”、“摸钉”已随人们观念的转变而淡忘了,只能在史书中找到“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俗传曰走桥。又竞往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谶宜男也。”的记载了。
楼上的那么乱,我看的真晕.
我是北京人扒备就说一下北京人怎么过.直接说,一般白天出去看看灯,到处玩玩,看看庙会,(庙会也接近尾声了,如果不去就要多等一年了)晚上回家和派此信家人一尘轮起吃吃元宵喝点酒,看看电视(一般看十五晚会)再后来抱老婆睡觉(一般有点活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