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和范畴。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
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庄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
扩展资料:
太极最早出自《庄子》。《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与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 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周敦颐他一方面,从陈抟派易学那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给与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汉唐以来义理学派的传统,是宋明道学家解易的先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太极最早出自《庄子》
太极是一种古代哲学。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扩展资料:
太极文化:
广义的太极文化:
由于太极的广泛性,太极基因可以渗透在各个文化领域和各种事物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太极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但这并不表明一切事物就都可以称之为太极,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本质、特性和表现形式,期间又都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太极文化,是指太极在各种事物中的不同表现,所以,只要是以各种形式表明太极的特征、特性、特质的文化,都是太极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太极文化:
严格地讲,只有以表现太极自身的本质、本性、实质、属性、形态、功能、法则、原理,而全面展示太极的本来面目的文化,才能是真正的太极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太极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
太极的含义,有以下几种解释:
(1)指宇亩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
(2)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如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 “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3)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
(4)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5)太极也指:“一阴一阳之谓道” 也正是对太极的解释。
要打「太极」,必须明白何谓「太极」。《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一」,即是「太极」。「二」是阴阳既分,天地已判的状态。对於「一」的具体修炼方法,《老子》一书提了不少,例 如「守中」、「致虚守静」、「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知其雄,守其雌」、「专气致柔,能 婴儿乎」等等皆是。这些都是教修炼者如何由「二」复修至「一」的方法。
现象界一切事物的生息与发展,都在「二」的阶段里进行。我们打拳,也在「二」的领域中,故打拳讲究前后相随、上下相应,是必然的事。打好太极拳的「太极」,除了打出「一」之外,也必须先打好「二」。不明白「二」及不能打好「二」,是无法臻升至「一」的。「二」是对「阴阳」、「虚实」、「轻重」、「浮沉」、「将迎」、「内外」等等有所关注和掌握,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陈微明笔述)便是对「二」的要求,尚非炼「一」的功夫。其实,炼「二」并非难, 只要掌握运动的相对性,便能打好太极拳的「二」。其方法亦不复杂,一点便明,例如,当我们要打出一拳时,拳是向外伸张的,若能做到在伸张中的拳路上稍微用意往后拉,使向前伸展的动作加入往后牵拉的潜在张力,那麼,所谓「前后相应」、「上下相随」,都不外如是。又具体地说打「野马分鬃」一式,当右臂向前向上 斜开伸展、及左臂向下向后压按的同时,双臂的开展动作当中稍微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劲,做成开展的张力,这样打出来的「野马分鬃」,便是太极拳对「二」的要 求。太极拳之所以能发放外劲,也完全因为潜藏著往后牵拉的张力所导致。
打好了「二」,便须提升境界,再打「一」。「一」是超越相对性的「二」的「运动」。「一」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它非有亦非无,既有亦是无;也是有而非有,是个无;也是无而非无,是个有。当我们打「野马分鬃」时,在斜开的双臂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劲的同时,我们进而在张力的鼓荡中「定住」,便可以打出 「一」。因为,「一」是既开展而又不欲开展,最后还是开展了「野马分鬃」,但又不能说是开展的「野马分鬃」。在动作的进行中,我们要把动作「定住」,即是 说,纵使它在实际情况是开展了,但在境界上却是凝定的,较易明白的讲法是「动中求静」,但这个讲法亦不太适合,因为它仍堕入「动静」相对观念中,只讲及 「二」而未及「一」。最好的讲法,可以参考程颢《答张横渠定性书》之「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有将迎、有内外、有开展有牵拉,都是滞於「二」 而未至「一」,只有连向前开展的「野马分鬃」动作都忘记了,犹如时间被凝定住,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才是太极拳里「野马分鬃」之「一」的状态,这样才是「打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