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哥有 汉代乐器长号 的照片 小弟 谢过了哈~~~~~~~

什么照片 资料都成 谢谢啦~~~~
2024年11月19日 16:49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古称长鸣、中鸣、招军、铜角、马吹等。是瑶、壮、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维吾尔、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瑶语称当嘹。彝语称大巴拉。布依语称莽列。维吾 尔语称卡奈依。汉族称大号、长尖、喇叭、尖子号等。流行于全国各 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较悠久。我国古代所有喇叭类型的气鸣乐器都通称为角,最初是用天然的牛角吹奏,后发展为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长号则是由古代的角衍变而来。古代为军中乐,文 献多有记载。《通礼义纂》:“长鸣角也,按蚩尤师魍魉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令吹角,为 龙 鸣,以御之。魏武帝征乌桓,军思归,乃减角为中鸣,其声尤悲,以应胡笳”(引《太平御 览》)。《通雅》中有:“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从�中抽出吹之, 晋即有鸣葭。”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开始是用角和笳,后又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唐代段成 式《�篥格》:“革角,长五尺,形如竹筒,卤簿、军中皆用之,或竹木,或皮。”《唐书 ·仪卫志》:“大驾卤簿,长鸣中鸣大角者皆二十。”宋代沿用此制,至绍兴十六年(1146 年),长鸣、中鸣竟达各六十之多,辽、金两代鼓吹部的长鸣和中鸣各二十。明时方有铜角 。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本细,其末钜,本 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这种铜角与今日所称长号极为相似。1959年,在江 苏省江宁县水阁子应塘村的明代沐英墓中出土一支长号,三节构成,全长115.5厘 米、喇叭口直径20.5厘米。据《明史》载,沐英(1345年—1392年)生前曾授为帐前都尉,是个武职官员。这件长号当为他生前在仪仗中所用的乐器,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

  通体用薄铜片制作,由上、中、下三节铜管组成。上节为嘴节,顶端有锅底形号嘴,中节为 伸缩节,下节为喇叭节(图)。管体可伸可缩,不使用时,上、中两节可缩进喇叭 节内,对携带和保存十分方便。各民族、各地区的长号,规格不同,长短不一。

  瑶族的当嘹和壮族、苗族的长号,流行于桂西和黔东南一带。管体全长155厘米。上节长30 厘米,顶端号嘴直径5厘米、深0.8厘米,下端铜圆包直径6厘米。中节长61 厘米,喇叭节长64厘米、喇叭口直径22厘米。演奏时,上、中两节拉出,左手伸直托扶管身 ,右手持握上节,管体略倾向左侧,口贴锅形号嘴吹气发音,多为基音和第一、第二泛音, 声音低沉、深厚,音量洪大,闻及数里。一般不单独吹奏。在广西、贵州,是各族八音(即 八仙)乐队的低音乐器。所奏乐曲,均为八音曲牌。

  彝族的大巴拉,流行于云南楚雄、大姚、施甸和四川西昌、会理一带。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 州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阿都土司家的长号,全长171厘米,上节52.3厘米、中节60 .5厘米、下节59厘米。吹嘴直径4.8厘米、孔径3厘米。长号是彝族节日喜庆和婚 丧嫁娶等场合中必用的乐器,在传统节日里,要同时奏响几十支长号,音响惊天动地,场面 分外壮观。

  维吾尔族的卡奈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铜制,三节,全长150厘米~180厘米。能奏 出 筒音和五度泛音两个音。过去常在藩王、伯克的迎宾仪式中使用;现在多用于喜庆节日的群 众性歌舞活动中,它常作为纳格拉、苏尔奈民间鼓吹乐队的低音乐器。演奏中不时地奏出筒 音和五度泛音,使之成为乐曲中有固定音高的持续音,因其音量宏大而使演奏效果特别强烈 ,可壮乐队声威,烘托节日气氛。卡奈依经常使用一对或两三对,很少单独使用,其用量 多少可表示礼仪的隆重程度。吹奏者常对称地站在鼓吹乐队的两旁,整齐地转动卡奈依的方 向,把音响传向四方。

  汉族地区的长号,一般全长130厘米~150厘米,广泛用于苏、浙、闽、豫等地的民间吹打音 乐中 ,如浙东锣鼓、十番锣鼓等。许多戏曲音乐伴奏也使用长号,如在京剧传统剧目中,在豫北 、冀南、鲁西、皖北的古老剧种大平调(剧团中称长夹子)和大弦戏中,在河南各地的罗戏音乐伴奏中,都要用到长号,有的还使用两支。凡武将出场、元帅升帐、两军对垒、开打厮杀 等场面,都要吹奏,以示斗争激烈、气势威武。河南有些地区在民间喜庆活动中,也要用数 支长号齐奏。

网友(2):

长号
长号是凤庆彝(土人、倮人、俐米人)、拉祜、汉等族的一种唇震吹管乐器,流行于广大山区。
长号历史悠久。汉代已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最初用天然角制作,后用竹、木、铜等制作。《通雅》载:“长鸣今时之号通也,口圆而长,如竹筒,一尺五寸。又有小柄空管。从筒中抽出吹之,晋即有鸣葭。”长号的这种形制记载,同现在流行于凤庆民间的长号形制极其相似。长期以来,长号这种乐器随着鼓吹乐在凤庆民间广为流传。
长号的乐音及特点:长号声音浑厚,音量较大,数里可闻,无固定音高。吹时发起伏不断的约相差一度的“叭叭”声。
唇振动气鸣乐器。普遍用于管弦乐队、军乐队的铜管乐器。它由杯形的号嘴 、U形伸缩管和主体管组成 。在号嘴和乐器的 主体之间的长U形管用来改变管子的总长度 ,改变音高。与其他铜管乐器一样,长号是靠演奏者的嘴唇振动来发音的。长号有7个把位 ,每个把位可吹出12个自然泛音 。长号不属移调乐器,记实际音高,高音长号用低音谱表,有时演奏高音区为避免加线也使用高音谱表。低音长号用低音谱表记谱。

长号有不同型号,从高音、中音到低音,其音域大约两个八度,乐队中常用的有降B次中音长号、F调低音长号、降B-F调双调长号和降B调倍低音长号。长号是15世纪作为自然小号的一种改进而发明的。到1500年时已与现代的长号差不多了。为了解决高音长号演奏较低音的问题,有的长号增加一个用拇指活塞的控制的管子,可使音高从降B降至F。长号音色丰满、富有威力,可奏出刚劲、明快、柔和及长号特有的滑音等效果,从19世纪开始,几乎所有管弦乐作品都包括长号声部。作为独奏乐器较少使用。此外,长号在爵士乐中总是扮演重要角色。

--------------------------------------------------------------------------------

长号(trombone),又名伸缩号或伸缩喇叭,是铜管乐器的成员之一。利用一条可以伸缩长短的弯管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它大约於西元1400年出现於欧洲,当时称为低音喇叭,长号由於它有独特修长的外型,应该是大众相当熟悉的乐器,而且在行进乐队中,伸缩喇叭经常排在第一排,以免滑管向外推时,会碰到前面的人。

长号改变音高的方式不是按键式的活门,而是以右手前后拉动滑管,是所有管乐中唯一以此方式演奏的乐器。

长号是所有管乐器中唯一可以不使用活塞按键来产生音乐的乐器,长号的构造极为特殊,利用滑管的各个把位(以伸滑的方操作而半音半音低下去。操作原理与阀式一样,每低半音的距离称为把位) 来发出声音,但事实上,长号可说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当初就是被设计来替代人声,在教堂诗班里,用来支持声部的男声。其滑管的构造宛如人类的声带,在气流不停止下,音与音交换时中间必定会经过其中的泛音,就如同声带一样。

在乐器吹奏上,圆滑(slurring)是一种音与音之间连间连结的技巧,长号的演奏者又将这种技巧称为legato,而相对於其它管乐器,圆滑的吹奏对於长号是较难做到的,因为从一个音符至下一个音符,可能需要换把位,而在把位的交换中必定有时间空隙的产生,且把位与把位之间会经过泛音列,必须避免滑音的产生。要演奏出好的圆滑,就必须靠著演奏者的技巧,因此,这也是长号在演奏上具有特色的地方,光是长号演奏slur的技巧就有五种:(1)Lip Slurs (2)Cross-Grain Slurs (3)Tongued Slurs (4)Valve Slurs (5)Glissando

长号的管子有小号的两倍长,管形的比例也类似小号,因而是属於长粗管乐器中管径最细的乐。从使如此,管子的粗细因制造者而有相当的差别。用伸缩方式操作音律的法是原始的,在其他铜管乐器只能吹奏自然泛音的古代,因为乐器构造的关系,唯有长号己经能够吹奏半音阶了。长号的构造虽然修长,但并不像法国号(Horn)或上低号(巴里东)那样管子绕了那麼多圈,长号的声音可说是没绕几圈就直接送出喇叭口,这种构造的因去,使得长号能表现出一种不同於其他铜管乐器较为粗犷直接、雄厚的音色,这也是许多乐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当表现温暖的音色时,又能带有另一种粗犷的味道。

目前一般提到长号,是指次中音长号(tenor trombone),原本尚有中音长号(alto trombone),低音长号(bass trombone)。中音长号相当於中音号,除了能够发出较高的音之外,其他各种产能都不如次中音长号,一般已不再被使用,只有在十九世纪前半之前的曲子中,有非用中音长号吹奏的情况,才破例使用,且是使用中音谱号。而低音长号则随著改良型的次中音长号问世而较少使用了,但事实上bass trombone 在长号四重奏或是乐团里,仍是重要的低音乐器,用来支持低音声部的音响,它的音域比次中音长号低了一倍,与低音号(tuba)同音域。一般来说,一个交响团(Symphony Orchetra)会配置三把长号,包括2把次中音长号及一把低音长号。除了在古典音乐的演奏外,在爵士乐里,长号也是常见的乐器,其「滑音」(glissando),是长号独特的吹奏方式,更常带来令听众惊奇与欢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