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字的由来

2024年10月30日 06:04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北京名字的由来: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8、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9、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10、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扩展资料:

公元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这里,把北平改为北京。从这时起,北京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度把北京改为北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又恢复了“北京”这个富有历史传统的名字。

北京“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并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四位 。联合国报告指出,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230元,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18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网友(2):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网友(3):

北京长安街的由来

长安街在公元1267年元朝大都建成时称顺成街,不过当时仅为南城墙里一条极普通的街道。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从蒙古高原迁都至金朝的中都城(即今天的北京城)。但是当时的中都城由于饱受战火,已残破不堪,忽必烈不得不居住在城外金代离宫的广寒殿里。公元1262年,忽必烈宣布以广寒殿为中心,重建都城池。公元1267年新城建成,命名为大都,长安街的前身顺成街也在此时建成。公元1419年,明成祖在扩建北京城时,将南城墙移到今日正阳门东西一线,将原城墙拆毁,把顺成街扩建成皇城前面的宫廷广场的两翼。因为广场的东西两边筑有两座皇城门,东边的是“长安左门”,西边的是“长安右门”,所以长安街上从此便有了东、西之分。今天的长安街以天安门为中心,东至建国门称东长安街,西到复兴门称西长安街,整条街全长13.4华里,横贯北京城,人们习惯称之为“十里长街”。

不知道行不行哦~我这里还有王府井大街和中关村的由来。

那我就发上来了哦: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如今的王府井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成为中外游客购物的天堂。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它的前身是个小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起来了,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为十王府或十王府街。明朝灭亡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

北京中关村被称中国硅谷,是著名的科学城。中关村的名字几次变异,它原名中关屯。相传,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群臣,城里宫中的大官怕赶不上早朝,往往前一天到这里租民房或造简易房过夜,人称中官屯。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由城里搬到这里,这是科学院搬到中关村的第一个单位。一次,该编辑部印公用信笺、信封,事后发现,信封上的地址错印成中关村,三反之后,慑于“浪费”罪名压力,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用。仿佛是当年行军队伍错传一个口令,科学院的大批后续队伍就以讹传讹地往下传。这样中关村的名字就渐渐流传下来。

字数不是很多,满意么?

网友(4):

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

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1928年改称北平。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

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

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