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虫(铁丝虫、铁条虫、节节虫等)属鞘翅目叩甲科,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在世界范围内金针虫的种类多种多样,在我国的主要种类有6种分别为: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兴安金针虫、暗褐金针虫。主要危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危害部位多以根部和茎基部为主。危害冬小麦时,造成死苗、黄苗、缺苗断垄现象发生。
我国主要的6种金针虫当中,沟金针虫分布的范围最广。危害时,可咬断幼苗的根部,也可钻入根系内部进行危害,被金针虫危害过的部位断口不整齐。种子为块茎类的作物,金针虫能钻蛀块根、块茎,蛀成孔洞。沟金针虫一般3年完成1代,8~9月份化蛹,蛹期在20天左右,9月份羽化成虫,成虫在土中越冬,到第二年3~4月份出土活动。
防治措施:
土壤处理在小麦播种前可以用5%甲基异柳磷或者3%的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在田地间,然后随着土壤翻耕进入地表内部。
药剂拌种可以用600g/L吡虫啉或者35%多克福等进行药剂拌种。
根部灌药在小麦苗期发现金针虫危害时,可用辛硫磷、毒死蜱、甲基异柳磷等进行灌根处理。
关注走一波,每天会有不同的三农知识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