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
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
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每年数九都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的,固定不变,按日期来说,不是12月22日就是12月23日,但结束的时间可以认为不变。
“数九”代表着严冬的来临,到了“三九”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以后逐渐转暖: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所以“数九”用来反映冬至以后天气冷热变化的一般规律。
据介绍,“数九”是由西汉时期的邓平等人制定的。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 每年的差别是气温不同,相比较从前,现在开始全球变暖,冬至数九天,也没有以前冷,难熬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因此从冬至开始数九可能与冬至节气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也有关。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劳动人民经历了千百年与风雪严寒的搏斗,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创造出许多记叙数九期间寒暖变化规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
未从数九先数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门叫黄狗。五九六九开门缩颈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顾禄《清嘉录》上记载有一首“数九歌”,十分风趣地描写了古代人们过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缩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篱头吹 篥(寒风刮在篱笆头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窝里像睡在野地里一样);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不要舞,不要舞,还有春寒四十五(穷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 (透露出一点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两肩摊(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猫狗躺凉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刚要伸脚眠,蚊虫跳蚤出。
在古代社会里,穷人过冬尤其受罪。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着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
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冬天的数九从每年冬至这天作为一九的开始,即从12月21日或22日开始,依次每隔9天算一九直到惊蛰前2天或3天为九九。每年的差别就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一定一样。
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
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等也极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会连累到这几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凉。
冬天的数九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每年数九都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的,固定不变,按日期来说,不是12月22日就是12月23日,但结束的时间可以认为不变。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流行的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