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四行诗?

2024年11月19日 09:39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十四行诗的格律主要包含行数、韵脚、音节、音调、结构等:

一、行数: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有时为了韵脚的需要,把意思连贯的一句分成两行,但每行词数不一定要相同。

二、结构:一般分为前后两个部份。不同诗体前后两部份的行数不同。彼得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共8行) 和两节三行诗(共6行)组成。

三、韵及韵脚:是十四行诗体的难点和特点之一,十四行诗根据不同的诗体:彼得拉克体4到5个,斯宾塞体6个,莎士比亚体7个,“奥涅金诗节”7个。英语词汇一般由多音节组成。

四、轻重音搭配。中国律诗绝句,每句诗中要求平仄相间,使音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声,具音乐感,十四行诗虽不要求每行诗词数相同,但要求同样的音步,每个音步有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斯宾塞体、莎士比亚体要求每行5个音步,10个音节;彼得拉克体要求11个音节;法语要求12个音节。

扩展资料:

因为音乐合律的需要,十四行诗的格律亦相当严密,某些地方(如押韵要求)的苛刻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古诗词。

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广泛的运用。意大利的诗人彼特拉克成了运用十四行诗体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写了375首十四行诗,汇集成《抒情诗集》,献给他的情人劳拉。

在他笔下的十四行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CD以及ABBA,ABBA,CDC,CDC等格式。每行诗句十一个音节,通常用抑扬格。

十四行诗的起源可能起源于第13世纪西西里法庭诗人当中的游吟诗人爱情诗的影响。

十四行诗在西方流传很广。除意(彼特拉克为代表)、英(莎士比亚为代表)之外,在西班牙、法国、葡萄牙、德国、波兰、俄国等也有人写十四行诗,但成就不及前者。中国新诗诗人所模仿的主要是彼体、莎体两种。

一般认为中国写十四行诗取得最大成就的应该是冯至,其主要作品为《十四行集》。冯至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估计是同济历史上文学方面名气最大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四行诗

网友(2):

现在的十四行诗大多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网友(3):

网友(4):

  名称定义
  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籁体",语源于普罗旺斯语Sonet。原系中世纪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后两节六行或两韵变化,或三韵变化。16世纪,经英国莎士比亚的发展,称为“莎士比亚体”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诗的历史
  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广泛的运用。意大利的诗人彼得拉克成了运用十四行诗体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写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诗,汇集成《抒情诗集》,献给他的情人劳拉。在他笔下的十四行诗,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诗句十一个章节,通常用抑扬格。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人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
  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英国,风行一时,到十六世纪末,十四行诗已成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产生了锡德尼、斯宾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诗人。莎士比亚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这一诗体,一生写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其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每行诗句有十个抑扬格音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彼得拉克更向前迈进一步,主题更为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点明题意。后来,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人也曾写过一些优秀的十四行诗。

  各国的十四行诗
  意大利十四行诗

  意大利十四行诗分为两段,先八后六。前八句韵牌是 a-b-b-a, a-b-b-a。后六句有两种,c-d-e-c-d-e,或者 c-d-c-c-d-c。第九句不止改韵牌,很多时候题目或感觉也不一样。
  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规则由 Guittone d'Arezzo (1235年 - 1294年)所建,他自己写了将近300首。最著名的早期十四行诗人是 Francesco Petrarca (1304年 - 1374年)。别的意大利诗人也写了一些十四行诗,如 Dante Alighieri (1265年 - 1321年) 和 Guido Cavalcanti (~1250年 - 1300年)。

  英国十四行诗
  详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意大利十四行诗传入英国之后,结构改变。英国类分为3段四句加最后两句。最后的两句通常与前面的大不相同,比意大利类第九句改变更厉害。一般英国十四行诗的韵牌是 a-b-a-b, c-d-c-d, e-f-e-f, g-g, 或者 a-b-a-b, b-c-b-c, c-d-c-d, e-e。

  现代十四行诗
  白话文时兴之后,十四行诗变得很少见,但是19世纪和20世纪还是有人写,如法国的 Arthur Rimbaud 和 Stéphane Mallarmé。现在还有专门发表十四行诗的网站。

  中国十四行诗
  代表性的诗人为冯至、白马

  内蒙古剧作家、诗人白马〔马世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作了一百多首中国十四行诗,并于1997年由远方出版社出版了十四行诗集《爱的纪念碑》。作者将这一泊来诗体与中国传统诗歌审美观念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种适合中国普通读者欣赏习惯的十四行诗样式。其诗为三段式,押韵格式为:abba,abba,cdcdcd。其风格特点是语言自然朴实,节奏清晰流畅,富于感性、悟性、情趣和哲理,适合各层面的读者阅读欣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节选)
  SONNET #1
  by: William Shakespeare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Thout that are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st waste in niggar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对天生的尤物我们要求蕃盛,
  以便美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
  但开透的花朵既要及时雕零,
  就应把记忆交给娇嫩的后嗣;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
  把自己当燃料喂养眼中的火焰,
  和自己作对,待自己未免太狠,
  把一片丰沃的土地变成荒田。
  你现在是大地的清新的点缀,
  又是锦绣阳春的唯一的前锋,
  为什么把富源葬送在嫩蕊里,
  温柔的鄙夫,要吝啬,反而浪用?
  可怜这个世界吧,要不然,贪夫,
  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坟墓。

  SONNET #2
  by: William Shakespeare
  WHEN forty winters shall besiege thy brow
  And dig deep trenches in thy beauty's field,
  Thy youth's proud livery, so gazed on now,
  Will be a tottered weed of small worth held:
  Then being asked where all thy beauty lies,
  Where all the treasure of thy lusty days,
  To say within thine own deep-sunken eyes
  Were an all-eating shame and thriftless praise.
  How much more prasie deserved thy beauty's use
  If thou couldst answer, 'This fair child of mine
  Shall sum my count and make my old excuse,'
  Proving his beauty by succession thine.
  This were to be new made when thou art old
  And see thy blood warm when thou feel'st cold.

  二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
  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战壕,
  你青春的华服,那么被人艳羡,
  将成褴褛的败絮,谁也不要瞧:
  那时人若问起你的美在何处,
  哪里是你那少壮年华的宝藏,
  你说,"在我这双深陷的眼眶里,
  是贪婪的羞耻,和无益的颂扬。"
  你的美的用途会更值得赞美,
  如果你能够说,"我这宁馨小童
  将总结我的账,宽恕我的老迈,"
  证实他的美在继承你的血统!
  这将使你在衰老的暮年更生,
  并使你垂冷的血液感到重温。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3

  SONNET #3
  by: William Shakespeare
  LOOK in thy glass, and tell the face thou viewest
  Now is the time that face should form another,
  Whose fresh repair if now thou renewest,
  Thou dost beguile the world, unbless some mother.
  For where is she so fair whose uneared womb
  Disdains the tillage of thy husbandry?
  Or who is he so fond will be the tomb
  Of his self-love, to stop posterity?
  Thou art thy mother's glass, and she in thee
  Calls back the lovely April of her prime;
  So thou through windows of thine age shalt see,
  Despite of wrinkles, this thy golden time.
  But if thou live rememb'red not to be,
  Die single, and thine image dies with thee.

  梁宗岱 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三
  照照镜子,告诉你那镜中的脸庞,
  说现在这庞儿应该另造一副;
  如果你不赶快为它重修殿堂,
  就欺骗世界,剥掉母亲的幸福。
  因为哪里会有女人那么淑贞
  她那处女的胎不愿被你耕种?
  哪里有男人那么蠢,他竟甘心
  做自己的坟墓,绝自己的血统?
  你是你母亲的镜子,在你里面
  她唤回她的盛年的芳菲四月:
  同样,从你暮年的窗你将眺见--
  纵皱纹满脸--你这黄金的岁月。
  但是你活着若不愿被人惦记,
  就独自死去,你的肖像和你一起
  ...

  十四行诗,Il sonetto
  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
  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生年不详,约卒于1246至1250年间),是第一个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的文人作者。十四行诗有固定的格式。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每行诗句通常是11个音节,抑扬格。每行诗的末尾押脚韵,其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它和歌谣、抒情短歌同为当时意大利抒情诗中流行的体裁。
  13世纪末,十四行诗体的运用由抒情诗领域扩及叙事诗、教谕诗、政治诗、讽刺诗,押韵格式也逐渐变化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是这种诗体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写了 300多首十四行诗。他断承“西西里诗派”、“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传统,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丰富多采的色调,表现人物变化而曲折的感情,注进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在艺术上更加完美,成为其他国家诗人后来竞相模仿的重要诗体,对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繁荣兴盛。诗人梅迪契、米开朗琪罗、博亚尔多、塔索等,都是优秀的十四行诗作者。其后,它又成为“马里诺诗派”、“阿卡迪亚诗派”喜爱的体裁。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破除传统的框框,追求自由不拘的诗歌形式,十四行诗一度被冷落,但19世纪下半叶又得到复兴,卡尔杜齐、邓南遮等均留下了佳作。20世纪继续流行于诗歌创作。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的影响下,十四行诗传入法、英、德、西诸国,并适应各国语言的特点,产生了不同的变体。马罗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国。“里昂派”诗人拉贝,“七星诗派”诗人龙萨、杜倍雷的作品,使十四行诗成为16世纪法国的重要诗歌形式。
  16世纪初叶,萨里、华埃特把十四行诗介绍到英国。诗的格式演变为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押韵的方式是ABAB,CDCD,EFEF,GG。在这种类型之外又产生了其他变体。16世纪末,十四行诗成为英国最流行的诗体之一,产生了像锡德尼、 斯宾塞这样著名的十四行诗人。 莎士比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诗体。他的十四行诗体(又称伊丽莎白体),也由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组成,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以后,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也以写作优秀的十四行诗享有声誉。
  十四行诗传入德国较晚。 奥皮茨在 《德国诗论》(1624)里最先倡导十四行诗,制定诗歌格律的规则,对德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作用。歌德和浪漫派诗人对这一形式也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