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计划:长期计划始于企业对2~10年的发展总目标的确定,由企业战略计划、产品与市场计划、财务计划及资源(能力)计划等组成。
企业战略计划需要结合企业内部能力水平和企业外部经济、技术、政治等环境进行分析,做出经营预测,确定企业的发展总目标,即企业的产品线(产品系列),体现企业竞争战略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水平以及市场渗透目标。产品与市场计划则把企业的发展总目标转化为各个细分市场和各个产品线的发展目标。
其中长期生产计划是产品与市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对未来两年或更长时间需要的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财务计划则从资金需求量和投资回报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总目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资源能力计划则确定为实现企业发展总目标和战略计划所需要增加的设施、设备和人力组员需要量,通常被称为长期能力计划。
2、中期计划
(1)综合生产计划。综合生产计划是衔接长期战略计划和短期作业计划之间的纽带,要处理的是将预测的产品需求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产出任务计划,计划焦点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综合生产计划确定了未来18个月内、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需要产出的、企业主要的产品系列的产出总量。
综合生产计划制订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产品与市场计划及资源能力。综合生产计划的目标是确定在计划内既能满足产品的预测需求量,同事又能使得总生产成本最小化的每个月或每个季度的产出率、劳动水平、库存水平的最佳组合方案。
(2)产品需求预测。产品需求预测主要预测的是最终产品或备品的需求量,与综合生产计划的产出总量一起,将作为下一层的计划——主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产品需求预测信息的监控与整合的过程也成为需求管理。
(3)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确定了每一具主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内的生产数量和日期。主生产计划在短期内(一般为6~8周)通常是固定不变的,6~8周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变化,而6个月以后,主生产计划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主生产计划制订的主要依据取决于综合生产计划的输入文件,即产品与市场计划及资源能力计划。
(4)粗能力计划。粗能力计划也称为资源能力计划,用来检验主生产计划的可行性,从而避免主生产计划的能力约束。粗能力计划包括核查现有的生产和仓储设施、机器设备、劳动力资源的可用性,以及主要供应商是否安排好了足够的供货能力。
3、短期计划
(1)物料需求计划。物料计划也称为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主要解决的是将主生产计划所规定的最终产品需求分解成各个自制零部件的生产计划,以及原材料和采购件的采购计划,以保证主生产计划按期完成。
(2)能力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用于检验物料需求计划的可行性,实际上也可以称为能力需求进度计划,因为能力需求计划根据物料需求计划所规定的计划订单或已下达的MRP订单,详细地安排了每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负荷大小及相应的工作时间,而且能力需求计划也可以帮助进一步核查粗能力计划的有效性。
(3)最终装配计划。最终装配计划确定了最终产品的短期出产计划。最终装配计划需要及时根据顾客的定制要求以及产品的最终特征要求,调整总成进度计划。
(4)投入/产出计划控制。投入/产出计划与控制处理的是各种物料投产或物料采购的进度计划与控制报告和程序,以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按期执行。
(5)生产作业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用于描述车间作业进度计划与控制。具体来说,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输出的派工信息,编制车间内部的设备或切实可行的日工作计划。
(6)采购计划与控制。采购计划与控制是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输出的采购信息,编制物料采购计划,同时还需要进行物料的投入/产出计划与控制,因为通过投入/产出计划与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供应商及时供货,而且还可以及时掌握由于各种原因而重新计划采购的物料的交货状况。
这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七章的一道简答题,答案如下:
1)长期生产计划。主要任务: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定竞争优势的决策。
2)中期生产计划。主要任务:根据产品市场预测和顾客订货合同信息,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
3)短期生产计划。主要任务:依据用户的订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使之紧密衔接,确保按用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交货。
经营规划和销售与运作规划带有宏观规划的性质。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层次。物料需求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是具体的详细计划;而车间作业控制或生产作业控制是进入执行或控制计划的阶段。
通常把前3个层次称为主控计划(Master Planning),说明它们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层次。企业的计划必须是现实和可行的,否则,再宏伟的目标也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个计划层次都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也就是需求计划和能力计划。要进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运用模拟方法加以调整或修订。
企业计划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作业层计划。
战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置的建造等;战术计划是确定现有资源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的目标、如品种、产量、产值和利润等;作业计划是确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安排,其主要任务是依据用户订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中的每个细节,使之紧密衔接,以确保在交货期内按量保质地完成合同订单要求。
我是这么理解的
先要有目标,然后基于目标达成涉及的人员和周期,将计划落地成个人负责的任务,或者多人协作的项目,同时还有一个计划表的概念,这个计划表里面应该根据周期显示你在这个周期内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这个任务不管是个人落地的计划,还是在多人协作的项目下负责的工作任务
所以关系应该是
目标,项目,任务,计划表,或者
目标,任务,计划表
我们公司在用tita,就是我说的这种设计,很好用,我们用了好几年了
企业管理中一旦人员过多 协作是最重要的建议可以试试楼上说的那个办公工具 就是计划管理的问题可以按照企业计划任务时间自动生成报表 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