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2024年11月18日 14:44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2、科学引导。

我们都知道,孩子经常是用他稚嫩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和家庭成员的频繁接触,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幼儿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耳濡目染的作用。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供他们更多地观察、模仿、活动的生活环境,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忌一味地批评,指责。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孩子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时,家长不能因噎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一地等。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养成,对孩子要有耐心。如说些:“如果吃饭不讲话,我会更喜欢你。”“你真能干。”等来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的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可以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引导他等等。
3、因势利导。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需要家长正确地指导,慢慢地引导。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一味的责怪,只会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如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家长如果责怪说:"你不可以这样做!""你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玩了。"等,他们可能会负气地把玩具摔个稀烂,起不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但如果换个方式,说你这样到处丢玩具,玩具很容易就坏了,那么下次你就都没得玩了;或者以另一种的方式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把玩具保护得好。那么小朋友们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网友(2):

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父母承担着幼儿启蒙之重任。首先,父母要为幼儿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家中,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可以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只有在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中,幼儿才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受到这样一种良性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幼儿就会充满自信,对生活更加热爱,今后的人生道路才会是积极向上的。第二,父母要保持家中环境的整洁有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自然会产生对美的追求,爱护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品,喜欢把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最后,父母要把幼儿园对幼儿的标准和要求延伸到家中,做到内外一致。

2.因势利导,晓以利害

幼儿的思维世界非常简单,只具有追逐利益的本能,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概念。这固然是幼儿的不成熟之处,但是也可以利用来引导幼儿。例如,幼儿在玩耍时损坏了玩具,如果家长只知道厉声斥责,可能会激发幼儿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相反的,对他晓之以利害,告诉他玩具一旦损坏,以后就再也没得玩了,他就会逐渐懂得爱护玩具了。

3.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并予以科学引导

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非常善于观察与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举止。父母是幼儿积极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影响都是牢固而深远的。所以,须知言传不及身教,生活中处处都要以身作则;生活中面对也偶然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足之处,要给予科学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甚至体罚。提出的要求也不宜过严过难,切勿揠苗助长。比如,幼儿学习用筷子吃饭,可能不小心把筷子掉在了地上。此时父母不可以粗野地骂他太笨,或是为了不让他再掉筷子而去喂他,不让他学着自己吃饭。父母可以叫他把筷子拣起来,鼓励他多多尝试,用赞许的目光,温和的夸奖来认同他所取得的哪怕最微不足道的进步。还有,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爱子心切,一切都为了孩子,这便造成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如自私任性,对老人没有孝心等。父母可以用我国古老的故事“孔融让梨”来引导他要学会尊老爱幼。

4.保证在幼儿园和在家中的标准一致

父母需要记住的是,不能光靠老师方面的努力,在某种意义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更为关键。一些父母溺爱子女,幼儿在幼儿园时严格规范,回家后却放任自流,这肯定是不行的。或者某些要求时紧时松,时而执行时而废弛。如此,就难于持之以恒。

网友(3):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有优秀的生活习惯,对幼儿来说益处多多,不仅对身体好,而且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加大方、勇敢、沟通交流更自在。如幼儿不能保持科学规律的作息习惯,就不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与幼儿园里其他的孩子玩耍嬉戏,这就影响他与同龄人的交往;再如有的幼儿卫生习惯不好,饭前便后不习惯洗手,就很难保证自身的健康,不但影响学知识,还影响与同伴的游戏与交往。通过举这两个例子 ,无非是想让父母们认识到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就是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

叠被子,叠衣服、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讲究卫生也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勤洗手,洗脸,按时刷牙,会帮忙做家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其它习惯有:

做人的习惯:诚信,礼貌,爱心,乐观,理财,自信,坚强,谦虚,宽容,责任心。

做事的习惯:做事有计划,讲效率,守时,珍惜时间,热爱劳动,自我管理。

学习的习惯:耐心,专注,观察,记忆思考,想象,创造,勤奋,预习,复习,阅读,质疑,自我激励。

交往的习惯:与他人交往,倾听他人,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幽默,感恩他人。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爱子心切,一切都为了孩子,这便造成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如自私任性,对老人没有孝心等。父母可以用我国古老的故事“孔融让梨”来引导他要学会尊老爱幼。

网友(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确,一旦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必将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一、生活有规律

按时作息,讲究卫生,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地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做家务可以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三、学会节俭

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

四、上网要有度

与孩子一起制定上网的规则,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长要多一点耐心,慢慢指导孩子在上网中学会控制,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五、待人有礼貌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狡猾,质朴就会成为粗鲁,宽厚就会成为谄媚。

六、养成读书好习惯

阅读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以是一些带图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电视剧剧本。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读,在陪读一阶段之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读。

您觉得上面的三个方法如何呢?

如果觉得得不够全面,那大家可以

网友(5):

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