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的大臣都是什么级别的

2024年11月15日 15:4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唐前期按制度“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唐六典》卷4《礼部》)。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宋朝朝见制度很复杂,有前殿视朝、内殿视朝、内殿百官大起居等。元丰改制前,前殿视朝每天都有,朝见百官;后殿视朝主要是对宰臣、枢密等处理军国大事;内殿百官大起居是每五日在内殿朝见百官一次。元丰后朝参改为日参、六参、两参(朔参和望参两种)共四种方式。规定门下省起居郎和中书省起居舍人(即左、右史)及尚书省侍郎、御交中丞以上,即侍从官以上,为“日参官”(又称常参官);三省和御史台官、寺监正副长官以上,即京师百司升朝官以上,为“六参官”(逢一日、五日朝参者);寺监丞、大理评事以上,即在京升朝官以上,包括暂无差遣者,为“两参官”(即朔参官和望参官)。后来又有改动。
明朝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由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但是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与皇帝直接沟通,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清朝的规定是:一品(包括正、从,下同)官可以站在殿内(应该是太和殿)朝见皇帝,二品官站在殿门口外面,三品官在更外面。三品以下没资格。清朝除有品级的官员外,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男爵相当于二品,子爵相当于一品,其余的都是“超品”。除此之外还有各个王爷(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这些“爵爷”并没有被要求去早朝,但是也有早朝的资格。 还有就是各省的督抚,提督等,具备早朝的资格,但是由于身在异地,因此虽然位列一、二品,但是也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