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针对评价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它的基本要求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要着眼于或有利于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有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是教学评价左右着教学活动并取代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要求成了现实的教学目标。另一种现象是教学评价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评价的实施。
发展性原则就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各种不同关系而提出的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准则,它要求克服教学评价左右教学活动的现象,使教学评价为教学目标服务,发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为了贯彻发展性原则,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念。首先,应确立评价是促进的观念,即把促进课程与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最高追求。其次,应确立评价是服务的观念。再次,应确立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观念,使课程与教学评价自觉遵循课程与教学规律、符合课程与教学本性。此外,发展性原则的贯彻还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评价的结论,反对用僵化的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学生。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都应科学地设计和安排,应努力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它主要是针对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经验主义、科学水准不高等问题提出的。
长期以来,人们在如何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无论是评价标准的确立还是程序安排和结果处理,都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评价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科学性失误,比如:评价标准不具体、不明确、不合理,评价程序不严密,评价结果不符合实际,等等。出现这些偏差,既与人们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掌握得不够有关,也与某些人缺乏科学精神,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有关。
落实科学性原则,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首先,要整体提高教学评价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性。如课程与教学评价论、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自身要加强建设。其次,应加强理论与技术的传播与普及工作,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去了解教育测量、统计、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此外,也要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为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3、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的要求是: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应准确、全面地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并按照事实进行公正的价值判定。它关注如何在教学评价中减少评价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人际交往等主观因素影响着评价的结论,往往导致评价结论的失实、失真。客观性原则强调的是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应努力消除这些主观因素的干扰,其中特别反对评价者依据个人好恶和需要而故意褒扬或贬低某些评价对象这类不公正的丑恶现象。客观性原则追求的是评价结论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性。
为了保证课程与教学评价具有客观性,应该做到:一、确立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并保持评价标准的基本稳定性。二、应规定严密合理的评价程序,并在评价过程中切实遵循程序公正原则。三、要提高评价主体的职业道德修养,弘扬公正评价观念。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