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2024年11月15日 06:17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前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折旧与摊销要加上,因为在计算税后经营净利润时,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已经扣除,但其不是付现成本,没有现金流出,因此计算现金流量时,应加上折旧摊销;

"后三项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性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后面括号里的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其之所以内部包含折旧与摊销,

因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是指当期购置长期资产的支出,但净经营资产长期资产增加给出的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净值,只有加上当期的折旧摊销,才是当期增加的长期资产投资。"

对前面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解析是对的。

“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是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流出;

“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与前面的流动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流出相比,此项是固定资产产生流出的现金流。

特别提出的是,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是指从企业的总现金流量。

扩展资料:

在现金流量表中,将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直接进行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的活动,它们是企业取得净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项。

从经营活动的定义可以看出,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对于工商企业而言,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费等等。

一般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项目主要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项目主要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本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投资活动,是指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其中,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它与《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所讲的“投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购建固定资产不是“投资”,但属于投资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

网友(2):

因为会计上每期都会对长期资产进行折旧或者摊销,我们在财务报表上获得的关于长期资产的增加值是已经抵减折旧或摊销后的余额,而实际的资本支出是长期资产的原值,所以需要在已经抵扣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的增加值中加回已经抵扣折旧和摊销的数值。

因为经营营运资本的增加=流动经营资产-流动经营负债=净短期经营资产的增加,资本支出=长期资产的增加+累计折旧与摊销=净长期经营资产的增加。

所以实际上,所有这个过程计算的最终结果就是: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扩展资料

1、如果实体现金流量是负数,企业需要筹集现金,其来源有:

①出售金融资产;

②借入新的负债;

③发行新的股份。

2、如果实体现金流量是正数,它有5种使用途径:

①向债权人支付利息(注意,对企业而言,利息净现金流出是税后利息费用);

②向债权人偿还负债本金,清偿部分负债;

③向股东支付股利;

④从股东处回购股票;

⑤购买金融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

网友(3):

对的。

前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折旧与摊销要加上,因为在计算税后经营净利润时,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已经扣除,但其不是付现成本,没有现金流出,因此计算现金流量时,应加上折旧摊销;

"后三项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性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后面括号里的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其之所以内部包含折旧与摊销,

因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是指当期购置长期资产的支出,但净经营资产长期资产增加给出的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净值,只有加上当期的折旧摊销,才是当期增加的长期资产投资。"

对前面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解析是对的。

剩余现金流量法。实体自由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净投资

扩展资料

(1)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现金流入-经营现金流出

=营业收入-付现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付现的销售及管理费用-营业所得的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费用-折旧与摊销)-营业税金及附加-税前经营利润×所得税税率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税前经营利润×所得税税率+折旧与摊销

=税前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所得税税率+折旧与摊销

=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与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

该指标假设在企业未来的持续经营中,既不需要追加短期资金投入,也不需要追加长期资本投入,即在没有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和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提供给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流量总和。

(2)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该指标假设在企业未来的持续经营中,只需要追加短期资金投入,但不需要追加长期资本投入,即在没有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但经营营运资本增加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提供给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剩余现金流量。

(3)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金流量

网友(4):

  楼主你的公式抄错了吧。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①关于公式理解。
  前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折旧与摊销要加上,因为在计算税后经营净利润时,折旧作为成本费用已经扣除,但其不是付现成本,没有现金流出,因此计算现金流量时,应加上折旧摊销;
  后三项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性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后面括号里的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其之所以内部包含折旧与摊销是因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是指当期购置长期资产的支出,但净经营资产长期资产增加给出的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净值,只有加上当期的折旧摊销,才是当期增加的长期资产投资。
  ②“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不是从那两个公式推出来的,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单独理解。
  ③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这三者是互相独立的,可参见①中所述。
  关于实体现金流量的定义可参见2011年CPA财管教材P160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这里名词太多了,慢慢理解别着急。
  P.S.猪协!为什么名词每年叫法还不一样!!!!!!!

网友(5):

  "后三项可以理解为是经营性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后面括号里的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其之所以内部包含折旧与摊销是因为,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是指当期购置长期资产的支出,但净经营资产长期资产增加给出的是扣除折旧摊销后的净值,只有加上当期的折旧摊销,才是当期增加的长期资产投资。"
  我认为这段话有些问题,对前面两项“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解析是对的。
  “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是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流出;
  “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与前面的流动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流出相比,此项是固定资产产生流出的现金流。
特别提出的是,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是指从企业的总现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