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吃晚饭

2024年11月20日 08:4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原始时期,古人没有一日几餐的习惯,人们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后来,饮食文明进步了,才逐步具有了“定时吃饭”的习俗。最早的定时是“一日两餐”——“朝曰饔,夕曰飧”。古人是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判定时间的。古人把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基本相当于如今的上午9时左右。《左传》写齐晋鞌之战,齐侯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晋军禁不住打,天亮后交战,待消灭了晋军也误不了“朝食”。第二顿饭叫哺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时即下午4点左右吃。飧,《说文》作馂,解释是“食之余也”。而“饔,孰(熟)食也。”意思是现做现吃的饭。也就是说,早餐是现做现吃,晚餐是早餐剩余的饭热了再吃。这在炊具笨重、灶火的力量难以集中的古代,是个方便的办法。《左传》:“昔赵衰以壶飧径从,馁而弗食。”既言飧,那么赵衰带的就是剩饭,这正是一个逃亡者行路时的饮食。“一日两餐”盛行于秦汉时期。现在晋、冀、豫几省交界的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每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一般多为稀饭。
一日两餐中,朝食为“大食”,是主餐,要吃饱吃好,故而称为“饔”;晚餐为“小食”,乃“食之余”,相对也就简单了一些。这一时期,有些地方便将第二顿饭安排在“日入”时分,即现代的傍晚5点至7点。此时享用的这顿饭,古人称为“暮食”,应该就是晚饭了。
一日三餐何时出现?其实在先秦的两餐制时,已经有人吃一日三餐了。《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可见那时已有三餐。但当时的“三餐制”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有相当社会地位、贵族、富人才会一天吃三顿饭。
“一日三餐”起于魏晋,普及于隋唐。贾岛有诗:“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白居易有诗:“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而此时的中餐,已成为三餐中的主餐,“朝食”已退居其次。但此时,早期的“两餐制”并没有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地方一天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说:“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
古代帝王则是实行“一日四餐”制: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古人认为,这四个时间点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起始点,此时就餐最为吉祥、适宜。
追溯人类饮食发展,可知人一天吃几顿饭,主要是受其物质条件限制。一日一餐是穷人的无奈,一日四餐则是天子的富贵。如今,养生讲究少食多餐,也完全是生活水平达到相应水平方有的可能。
可见,古人是吃晚饭的。环顾世界,一日三餐仍是世界各国人们的主要选择。说“人吃晚饭死得早”,只能博人一哂。但是从养生的角度看,提倡人们晚饭不能吃得太饱,更不宜大鱼大肉,却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