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和简谱有啥区别

2024年11月17日 10:29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五线谱和简谱的区别为:形式不同、起源不同、用途不同。

一、形式不同

1、五线谱:五线谱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

2、简谱: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来记载音乐。

二、起源不同

1、五线谱:五线谱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

2、简谱: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三、用途不同

1、五线谱:五线谱主要用于键盘乐器。

2、简谱:简谱较简单易学、便于记写,主要用于演唱。

网友(2):

五线谱和简谱是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区别就是书写方式不同。
五线谱主要用图形符号。又因为五条线和间的高低顺序,使得记录在线或间的音符,具有高低的视觉效果,比较形象。
而简谱主要用数字符号。人们对数字要比图形符号熟悉的多,所以很多人习惯用简谱。不过,简谱不够形象和直观,而且,简谱最大的缺陷是对器乐曲演奏的表述,音符用数字表示,指法也要用数字表示,乐谱显得很乱。当遇到和弦时,这种缺陷表现的更严重。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如右图所示

谱号有 3种:第一种是G谱号,当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时,称高音谱号;第二种是F谱号,当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时,称低音谱号;第三种是C谱号,当C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三线时,称中音谱号(此处应注意,只有这三种情况下称高中低谱号,在其他线上时,均有不同名称)。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应避免过多的加线。五线谱中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网友(3):

  五线谱和简谱是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区别就是书写方式不同。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网友(4):

简谱和五线谱是对照关系:

  1、四分音符;

  2、附点八分音符;

  3、八分音符;

  4、附点十六分音符;

  5 、十六分音符;

  6、附点全音符;

  7、全音符;

  8、附点二分音符;

  9、二分音符;

  10、附点四分音符 (附点音符是音符后的一个黑色小圆点,表示把它前面的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
  在音符前添加#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础上上升半音;在音符前添加b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础上下降半音;在音符前添加##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全音(在记谱中不常用);在音符前添加bb表示在此音符原有的基础上下降一个全音(在记谱中不常用)。
  另外,要注意升降音的用法:1.在同一小节内,有两个相同的音符,如果前一个音符有升音,那么后面那个与它相同的音符也应该上升半音;2.  在同一小节内,有两个相同的音符,如果后一个音符有升音,那么前一个音符不能上升半音;3.此音符的升降音只对同一声部的同一小节的与它相同的音符起作用。

网友(5):

五线谱和简谱同为音高记谱法,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如下各方面:
一、从形式上讲,五线谱属于图表记谱系统,数字简谱属于字符记谱系统。
五线谱的核心记谱系统,由音符与谱表构成,音符本身只表示时值,不表示音高,只有和谱表结合在一起,才能表达乐音的音高。五线谱的谱表,好比是一个平面坐标系,由五线、谱号、调号及拍号构成基本的谱表系统,五线的纵向表示音高的变化,横向表示时间的先后。谱号表达记谱标准音高的位置,好比平面坐标系中的原点。调号由升号或降号构成,系恒变音符号,通过变化音来表达记谱调性;拍号则表示曲调的节拍。五线谱根据音符标注在五线的位置,以及谱号和调号,来确定具体的音高。
数字简谱由数字符号(音符)来表达音高,不需要图表的配合。单一的数字音符,时值默认为四分音符,其他时值,则通过延时符和减时符来表示。
二、五线谱和数字简谱虽然同是音高记谱法,但二者表达的音高意义不同:
五线谱属于固定音高记谱,即音符在特定位置,总与特定的音高相对应,不会虽调性变化而改变;
数字简谱则是相对音高,通常按首调音高记谱,即数字音符与相应的自然大音阶的自然音级相对应,1表示为自然大音阶的第一音级,2表示为第二音级,3表示为第三音级……每个音符的确切音高,需要加以明确,同时,也明确了记谱的调性。故数字简谱的调号通常是设定1的确切音高,比如1=C,1=D之类。即各个音符的实际音高随调性变化而变化。
三、在记谱的便捷性与充分性上,二者各有优势: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相对而言最为完善的记谱法,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小到声乐小品,大到复杂的交响乐,以及目前所有器乐的记谱,都可以用五线谱来完成;但相对而言,五线谱记谱需要预制谱表,且为绝对音高记谱,故对于现场听音记谱多有不便;
数字简谱,相对而言是手书很方便,而且表达的是相对音高,对于创作过程(尤其是歌曲创作)中撰写旋律草稿,或是现场记录主要的音乐旋律是很方便的;但对于复杂的多声部音乐的记谱则十分困难。
四、直观性各有侧重:
五线谱以图标方式记录音乐曲调,音符在五线谱的高低位置一目了然,可以直观地勾勒出曲调的旋律线以及和声形态,同时,由于是固定音高记谱,特定位置的音符,在乐器上也有固定对应的音位,相对而言,于器乐演奏具有极大的便利;但如果在声乐中采用首调唱名唱谱,则需要对音高上的唱名变化,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度;
数字简谱则通过数字符号,直接与唱名相对应,且又是相对音高记谱,彼此间音程关系一目了然,对于声乐歌唱的视谱(尤其是首调唱名法),具有很高的便利性;但对于器乐而言,则需要对调性转换中的音符的音高变化具有较高的熟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