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

是谁写的
2024年12月04日 18:31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满身花雨又归来 山西考生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在余音绕梁的低回处,在清风送爽,点点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帘燕,在归途中几度徘徊。
能见证人类在现代化的大路上越来越远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之一便是猫。曾几何时,猫已经从肩负重任的卫家战士蜕变成养尊处优的宠儿。当我们高唱“老鼠爱大米”的时候已激不起猫的半点儿斗志——它早已转变了习性,爱上了鱼。是什么使猫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猫从猎人变成猎物?我想说“不”,猫决不是坐享其成的观望者,它的体内还潜存着奋斗的本能。
随着历史的飞跃和时代的变迁,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文明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不仅存在于精神,更渗透进政治、经济等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仅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我们不否认这种变化带给人类的优越,但伴随着进步而来的种种矛盾也日益突显。而对优越的物质环境,人们失去了奋斗的本能,越来越不愿劳动,甚至耻于劳动。各种高端科技产品及机器都以代替人类劳动为主要目标。殊不知,双手的解放引发了思维的惰性。奋斗与劳动是大自然赋予的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标志着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却脱离了自然,离自然越来越远。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便是自然留给我们的本能。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
走在拉萨城中,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是仓夹嘉措留下的诗句,也是他对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写照。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全是为这种本能而活。他不贪恋权位,更不为财富而诱惑,他的心,时时刻刻寻找人间最真实的情感,他把人间的至真至爱,把人间最美好的天性释放得淋漓尽致。
问佛:为什么总也遗憾?
佛曰:没有遗憾,无法体味幸福。
问佛:为什么下雪总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东西总在不经意间流走。
仓夹嘉措这样问,人类也这样问,因为我们总是在美好中留下遗憾,正如我们已淡去的本乱。
猫被诱惑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本能。但我相信,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绿色生活
此刻,在我所坐考场的窗外,正有几树青葱的绿叶,一团一团,茂盛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错落成或深绿或浅绿的绿湖,在微风下,荡起绿色的涟漪。
瞬间,我因高考而不安的心,莫名地,平静了。
在现在的生活中,绿色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它是和平鸽所衔来的橄榄绿,它是松柏四季不败的生命力,它更是如今大热的低碳环保。可还有多少人记得,属于绿色的,本来的生活?
又有多少人记得绿色本身所有的力量,让心平静的魔力?
苏东坡在看着那赤壁汹涌的碧波,高呼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贬谪的抑郁一扫而光;
竹林七贤徜徉在竹林绿色的海洋中,饮酒赋诗,在浊世中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心灵安谧平和。
自古以来,有多少隐士君子在绿色的浸淫下,过着真正的绿色生活,荣辱皆忘。
只是啊,这样的绿色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
我们越来越忙。学生忙着考试,商人忙着赚钱,政客忙着拉选票。绿色,成了橱窗里的玩具,偶尔获得行人匆匆一瞥。绿色生活———闲适宁静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遗忘在尘埃里的过去。
看着富士康的员工一个又一个决绝地往下一跳;看着丰田的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灰溜溜地被召回,我不禁问:现在的生活,怎么了?
丰田曾以高质量、优服务著称,却因急着在市场上攻城略地,让所有神话,努力打回原形。
是因为生活缺少绿色了吧!
这份绿色,不是室内的小盆景,城市的小绿化,或植树节偶尔种的几棵树苗所带来的。这份绿色,来自心灵。
这种绿色的生活,不是碳排放逐渐减少,世界摩擦渐渐低调,或在一次次灾难中体现的生命顽强所代表的。这种绿色生活,是不再汲汲于富贵,不再戚戚于无名而带来的。
绿色,是诗意,给人宁静的颜色。绿色生活,也该是让人可以在路上信步走走,慢慢欣赏的生活啊!
我期待着我所向往的绿色生活,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
窗外,绿叶摇晃,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

【简评】此文联系实际,解说“绿色心境”,写得潇洒自如。“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多么纯真可爱的祈求啊,难怪窗外的绿叶“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何永康)

绿色生活
“低碳”、“绿色”,其实就是近年来的舶来品。对于我们这样的穷国家,沾上洋字的词或是有点血缘关系的,除了“洋鬼子”,都是好东西。
然而换一个角度,其实也是奢侈品。很显然,我们不可能强求美洲土著改烧天然气,也不能强迫一个辛苦多年才买上轿车的白领使用清洁的氢能源。这样想,“绿色生活”和我们平头老百姓似乎毫无瓜葛了。
这就牵扯到一个很惹眼的话题———平等。
在西方国家的法律中,“平等”是一个高频率的词条。不管是顶着怎样的冠冕,他们总堂而皇之地宣称:“人人生而平等。”其实真相不是如此,几百年来的教训告诉我们:生是平等的,但是生下来就不平等了。比如你生在美国,家庭优裕,前途光明,你自然有能力烧天然气;氢气用不上,也可乘坐磁悬浮之类的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很不幸,投胎的时候你走错了轮回,降生到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也只好提着尚未灭绝的塑料袋,呼吸着工业文明产生的废气,在城市中奔忙喽。更加不幸的是,你还要经常看到或听到西方国家(或洋鬼子)指责你们不环保啊,不绿色啊,于是你愤怒了,义愤填膺,叫嚣着要怎样怎样。但是收回遥远的视线,低头面对真切的生活,“绿色”依然遥远,属于天边外的东西。
西方学者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忽略平等问题。当然,这儿的问题是指他国利益问题。无论是怎样的主义,怎样的理论,都不能忽视实际的情况,也就是现在人们常提在嘴边的“特殊国情”。
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程度,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各地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自然可以作为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但是却不能以此来强迫尚待发展的贫穷国家。“绿色生活”所宣传的理念自然是正确的,值得效法的,但是我们不能硬要骡子去代牛犁地,也不能让羊产牛奶。同样的,也不能让烧煤都有困难的百姓去烧更加昂贵的天然气、氢气吧?
生下来虽然不平等,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消弭一些差异。对于绿色生活,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量力而为,可以用少污染少浪费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可以告诉朋友邻居少用一个塑料袋。
如果能够用平等的眼光客观地看问题,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又何尝不是绿色生活的一部分?

【简评】此文是一篇反弹琵琶的佳作。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绿色生活”对于贫穷国家是奢侈品,进而提出“绿色生活不能面面俱到,但可量力而为”的论点。议论文贵在观点独到,此文不仅新锐,而且分析在情在理,有内在逻辑力量。(雷雨)

绿色生活
现在,人们终于知道,躺在草地上睡觉远比在公交车上打盹舒服,而烟囱里冒出的黑烟遮挡出的阴影也没有大树下的阴凉凉爽。绿色,才是生活的本色。
人,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动物。人的祖先是猿猴,那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身边到处都是绿色,吃树叶,住树杈,进化到现在的人时,自然还保留着对绿色原始热爱的基因。在我看来,现在人追求绿色生活,更像是返祖现象,在高楼林立的城里住久了,想到森林里住几天,因此,许多人热衷于野营、野炊便顺理成章了。
人在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发现蔬菜竟是那样可口,于是人真的像动物一样,追求各种鲜嫩的蔬果。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生吃食物,由生菜到生肉,就像祖先那样茹毛饮血,生撕活拽。动物的本性在人类身上一览无遗,人似乎又过上了原始生活,叫上群居的哥们,去找鲜果,去觅生肉……
找个开阔的地方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吃点水,然后直愣愣站上半天,可能只会腰酸、背疼和脚麻,人不是植物,不知道植物在土中的自在和满足,只知道自己在土中疼痛难忍。所以,人还是应该回到房子里,种几盆花,在院子里或阳台上留一些草。我们不能生活在土里,就让它们替我们生活在土里。人总是聪明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总会让别的东西替我们做。人耕不动地就找到了牛,人夜里得休息就找到了狗看门,人不能每天定时起床就找到了鸡打鸣。所以,当人发现自己不能在土中生根发芽时,就出现了盆景。
绿色,是充满活力的颜色。当人看到大片绿色时,心中会有一种压抑许久的冲动,那是老祖先留在我们心中的东西,一直在支配着我们,流露在生活的每个地方,如院墙外的几棵树,阳台上的一盆花,碗里新鲜的青菜,玻璃缸里的水藻和金鱼,等等。
其实,我们一直在追求“绿色生活”,只是现在的污染和机械的工业文明让这种追求更加冲动,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百年来追求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的趋势,终于放缓,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终于受到阻击。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绿色,意识到工业和科技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护卫好生活中的绿色,才能得自然之理,发展科技和工业!
追求绿色生活,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天然基因的爆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好”的聪明之举,值得表扬。
天人合一,中国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我们从猿到人,又从“人”到“猿”……

【简评】追问到“绿色生活”的本源,即人类能否回归自然?文章显现了难得的大思路。从猿与人的历史发展与悖反之中,触及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作者的思考颇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识,但由于是在感性具体的探讨中展开的,时见意趣,时见慧解。

【网络综合 - 北京高考】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注:这是一篇较为传统的“旧文化作文”,但同时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从谭蘅君老师关于文化作文的概念来判断,一它具有雅语的特征,是经过雅语训练,并能优美表达的作文。二是不管它运用什么材料,古代也罢,当代也罢,材料只是一种载体或手段,关键是文章里有没有文化精神与文化情怀。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确认:这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
专家组评分:20+20+20=60分
北京地区高考阅卷已结束,考生都已得知自己的语文成绩。本期所组几篇高考作文,来自本市4所中学。虽不知作文的具体分数,但从语文得分的情况推论,其作文应试成绩都在50分之上。所刊文章均为作者事后凭记忆默写,与原作或有些微出入。

北京精华学校文科精粹班 赵健一(语文得分127)
仰望星空,无边的夜幕引发无限遐想,梦想在自由驰骋;脚踏实地,未知的路途等待着开拓者,实干是前行的动力。
温总理说:“年轻人,既要敢于仰望星空,也要学会脚踏实地。”这既是总理对年轻人的殷切期盼,更是个人甚至国家得以发展和强盛的重要前提。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我是一名复读生。去年的高考结果让我明白:一个只会仰望星空的人注定只能收获失败。在那些逝去的高三日子里,我曾是那样沉溺于和同学畅谈理想而将书本丢弃一旁;我曾是那样只顾设想美好假期而将复习抛之脑后;我曾是那样一直告诉自己要劳逸结合而总是不能坚持到最后……那样多的“我曾是”,让我尝到了只会仰望星空的苦果。在“高四”的复读生活中,我下定决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向着我心中美丽的目标努力!于是,在一道道题、一个个知识点的累积中,我收获了一次次让我惊喜的模拟成绩。我知道了,当我学会脚踏实地时,我离梦想,近了。
当我们自豪于无垠的星际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时,请不要忘记,这全是因为一种叫“航天精神”的付出与脚踏实地。嫦娥奔月终于不再是我们仰望星空时的美丽遐想,出舱行走也不再是我们望他国而兴叹的遗憾。昔日的梦想今成真,而梦想成真绝不只是有梦想就可以的。这里,凝结了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里,汇聚了无数航天人的奉献。这是无数航天人脚踏实地付出的结晶!我知道了,当一个国家在脚踏实地认真做事时,这个国家离繁荣昌盛,近了。
仰望星空是美好的。繁星闪烁下,无数遐想应景而生,美丽悠远。但要记得,绝不能迷失于眼前的美景,而忘了只有脚踏实地才可能让梦想成真。脚踏实地是真实的。前路漫漫,挑战与未知可能随时接踵而至。但要记得,绝不能止步于暂时的坎坷,而忘了苦难是为了磨炼意志,最终才可能体会仰望星空的美好。
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所以总想告诉那些“未来人”不要“前仆后继”,不要沉浸于仰望星空的满足;因为自己曾经见证过,所以总希望我们这些“继承者”身体力行,能够像航天人那样真正脚踏实地!
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强盛,需要我们仰望星空,更需要我们学会脚踏实地!或许,这也正是温总理想告诉所有中国人的。

◎北京精华学校文科精粹班 曹彤(语文得分134分)
仰望星空,需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气,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需要“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决心和魄力。而脚踏实地则讲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将二者结合,方能从容前行,走向成功。
仰望星空不是妄自尊大。希特勒妄图称霸全球,以失败告终;拿破仑怀揣征服欧洲的野心,最终倒在了滑铁卢战役中;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却也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仰望星空不应是夜郎自大,而是以脚踏实地为保证的。周总理能够在黑暗的旧中国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正是因为他有脚踏实地从事革命事业的毅力,有必胜的信心和打“持久战”的恒心。可见,仰望星空要以脚踏实地为保障,我们不仅要抬起头,将自己的希冀寄托在漫天的星辰中,也要保证自己能够立足于这坚实的土地,将自己一步步的足迹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脚踏实地也不是盲目努力、毫无目标。为何高中生们报志愿时苦于大学专业的选择?为何众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失去方向,碌碌无为?为何在人才稀缺的社会中依然有不计其数的“海归”变成了“海待”?难道是他们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其实不然。只是他们过于执著于埋头苦干,而不曾抬眼去注视那广袤的星空,不曾去想象天外的世界,更不曾将自己的理想化作一颗星,点缀在那未知的天际。故而,脚踏实地要以仰望星空为前提,人只有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才不致在无垠的大海中迷失了航向;人也只有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才不致在各种困难面前轻易倒下,才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由此看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不可偏执其一。我欲仰望星空,追求“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出胎,矞矞皇皇”般的壮阔,须具备脚踏实地的毅力和恒心;我欲脚踏实地,追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境界,则须拥有仰望星空的志向和抱负。二者并行,方可成就理想,走向成功。
温总理曾对青年人寄予殷切期望,期望我们能够仰望星空,国家需要能够仰望星空的人。而我要说,国家也需要敢于仰望星空的人,我们敢于喊出那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时我们也有此毅力和决心脚踏实地地将其化为现实。

◎北京101中学理科班 李遇安(总得分697分,全市第4名,语文得分141分)
仰望星空让人拥有梦想,而脚踏实地让人拥有尊严。
仰望星空似乎是求索者的姿态,然而在仰望星空之中,我们看见苍茫宇宙变幻,看见斗转星移,看似穷尽一些奥秘,却唯独看不到自我。在一味追求梦想幻境的过程中,自我也被蒙蔽,当追求越高越飘的同时,人生命的重量反而越来越轻,更无所谓尊严了。
然而脚踏实地这种面向土地的姿态,无疑更加深刻。因为此刻,人们将深切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脚踏实地也是一种创造,创造的是自己的财富、能力与经验,在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对自我进行确认,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这些能让人站得更直,从而获得一种生而为人的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才能自己看得起自己。若存在这样的信念,任何脚踏实地的工作都不卑微,而仰望星空则让人脱离现实,空有梦想却找不到构建的土壤。托尔斯泰的晚年就在脚踏实地的劳作中度过。托尔斯泰曾送给他的女婿一双亲手制作的皮靴,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共出版了十二卷,他的女婿戏称那双靴子为第十三卷,而托尔斯泰说那是他最喜欢的一卷,没有什么比他此时更有尊严了。
人生来所希望的是留痕。帝王总是愿将自己的功绩刻在石碑上向别人证明他的存在。而对于芸芸众生来讲,仰望星空的人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牵连,甚至不如鸟儿飞过天空的存在感,而土地会留下每一个脚踏实地工作的人的痕迹,深深浅浅,依稀刻画出你的高贵与尊严。
因此说,我认为生命没有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不能承受之轻,仰望星空的人手持着名为梦想的气球,到了高处总会破裂。脚踏实地的人牢牢地把握住生命的重量,从而获得生而为人的尊严。

◎北京市第五中学 楼高寒 (东城文科语文第一名 142分)
从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人类与星空的距离便开始缩短了。发现号登陆火星的那一刻,人类与星空的距离再次缩短。这一切都是从抬头仰望星空开始的。然而,如果没有一代代科学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计算和探索,如果没有每一个精细数据的累积,人们终究也只能是仰望而已。
一切,从仰望星空开始,由脚踏实地实现。
排除外部条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者,方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在我看来,“志”即仰望星空,是树立梦想的开始;“力”和“不随以怠”便是脚踏实地,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被人称作“黑珍珠”,是出色的政治家。然而她成功的开始,却是她童年和父亲从白宫门前经过时的一句话,“我以后一定要进到里面去!” 从此,梦想向她敞开了大门。
到丹麦旅行的人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