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怎样爱孩子的?

2024-11-01 04:25:50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宝贝,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这句嗲嗲的话,不是出自小情侣之口,而是来自梁启超之手。

谁能想到,一辈子出生入死、叱咤风云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梁启超,在儿女们面前,却像一个撒娇、卖萌的小孩?

梁启超说,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

他的9个孩子,因为享用了“太多的爱”,个个成为杰出人才。其中,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航天专家梁思礼前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在中国学术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屈指可数。梁家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精英家庭”,梁启超也被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

他是怎样爱孩子的?

爱是流露:嗲声嗲气,威严全无

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从称呼上就可见一斑。他给每个孩子取昵称,一人还不止一个:

称大女儿思顺“大宝贝”、“娴儿”、“BABY思顺”、“顺儿”等,给思懿起了“司马懿”的外号,称思庄为“庄庄”,思忠为“忠忠”,思达为“达达”,思宁呼为“六六”,称小儿子思礼“老白鼻(BABY)”,或者集体称为“大小孩子们”“大孩子们、小孩子们”。

在当时,尤其是大家族,没几个家长这样称呼小孩。然而这些亲切到几近肉麻的昵称,梁启超从小喊到大,从来不顾父亲的威严形象。当孩子们三十多岁时,梁启超写信依然会这样开头:“大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还有两个不甚宝贝的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

孩子们长大后出国留学,梁启超也不忘通过书信来表达他的关心,而孩子们也一样焦灼地盼望着父母的音讯。梁启超写信是很勤快的,在1928年1月22日的信中,他说:“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养得娇,三个礼拜不接到我的信就噘嘴了,想外面留学生两三个月不接家信不算奇怪。”

他不光给孩子们写信,还给女儿们题写条幅,并裱成小型手卷寄给她们。梁启超给思庄寄过“千里一笑”,里面第一幅是梁启超漂亮的毛笔大字:饮冰室老人一首滑稽诗和给他爱女的一封信。第二幅小字信中写道:“小宝贝庄庄:我想你的狠,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你姊姊呢,他老成了,不会抢你的,你却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会气不忿呢??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乙丑五月十三日爹爹寄爱。”

都说中国人含蓄内敛,梁启超恰恰是一个“反面教材”,对孩子真情流露,爱意满满。这种奔放的情感,换来的不是娇惯的孩子,反而是孩子对父亲的“娇惯”。

思忠曾写了六张纸的长信给父亲,教他如何保重健康,梁启超“抱怨”道:“好??碌暮⒆樱?芤?苣锏模?认壬?苎??寡希?盅崽盅帷5?乙蚜焓芩?男⑿模?恍瞧诶匆咽敌邪司帕恕!?/p>

梁启超把“情育”与“智育”“意育”并列,作为人生教育的三大方面。“情育”当中,又首先重视陶冶亲情。他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老实说,要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经过汹涌的爱的灌溉,一家人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氛围。

(1934年,梁思宁、梁思懿、梁思礼、梁思达(左起)在天津“饮冰室”前。)

爱是专一:“大闹”徐志摩婚礼

今天很多年轻人,是通过“相亲”结缘的,但他们不知道,梁启超是“相亲”模式的创始人!

思想前卫的梁启超深知“包办婚姻”之害,当子女谈婚论嫁时,坚决不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一套。于是他探索出了一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想婚姻制度”——“父母选择,子女做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亲”。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姻缘,就是梁启超“精心策划”的。

他给思顺的信中写道:“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我希望往后你们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这是父母对于儿女最后的责任。”

梁启超热衷于婚姻自由,却坚决反对乱来。有一位叫何惠珍的红颜知己,三次对梁启超表达爱意,但他都以家有妻室明确拒绝。所以他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们,希望他们在感情上做到负责、专一。

梁启超对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非常不满。有意思的是,梁启超被请去当证婚人,婚礼上,他发表了一份另类“证婚词”,让在场宾客大跌眼镜: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徐志摩是梁启超非常喜爱的学生,他这么说,是希望徐志摩能对婚姻负起责任,有个美满的家庭,可谓良苦用心。

第二天,梁启超又把这份“训言”写信告诉海外的孩子,他写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它,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在父亲婚姻观的影响下,儿女们对爱情都非常理性、忠贞,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梁启超长子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合影)

爱是尊重:放任孩子,爱啥干啥

有人问梁启超:“你信仰的什么主义?”

梁启超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趣味主义是梁启超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所以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梁启超都会用心体察,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专业兴趣。

思庄在麦基尔大学就读一年后,该选具体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思庄遵从了父亲的意愿,但学着学着,思庄发现生物学无法引起她的兴趣,十分苦恼,于是向大哥思成诉说。

梁启超知道后,非常后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思庄后来改学十分冷门的图书馆学,考入了哥伦比亚图书馆学院,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思忠想走军事政治的路。梁启超有段时间住院,思忠很焦急,出了身大汗,随后着凉,回学校后病了几天。

梁启超打趣说:“忠忠真没出息,这样胆子小,还说当大将呢。”尽管如此,他经过考虑,依然支持思忠去美国学政治。

思忠回国后,成为国民革命军炮兵上校,在淞沪会战中有出色表现。

思成学了当时冷门的中国建筑史,思永也学了更加冷僻的考古学,兄弟俩后来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余的孩子们也成为国内各行各业的精英,显示了梁启超独到、深邃、博大的学术眼光。

梁启超认为事业无所谓大小,认定一件事去做,就是可敬的。在孩子们的专业学习上,他会为长远考虑,但一定以孩子的兴趣为首要原则。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5名中国航天员合影。)

爱是宽容:成绩不在区区一时

梁启超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业,极尽所能给孩子们优质的教育,但对于学业成绩,他显得“心很大”。

思庄曾经计划考国外大学,为了适应海外学习,需要补习英文。但有好几次测试,她都没及格。梁启超听说后,没有责怪她,反而安慰说:“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汝等都会自己用功,我所深信。将来计算总成绩不在区区一时一事也。”

思庄备考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时,梁启超再次劝她:“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你若看见别的同学都入大学,便自己着急,那便是‘孩子气’了??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因为是提高了一年,功课赶不上,也是应该的。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没有压迫,没有责备,肩负父亲信任的思庄,最终顺利考上了麦基尔大学。

梁启超能够宽心对待,自然还有另一原因,就是深信孩子们“都会自己用功”。这种自觉的学习态度,也是梁启超在家庭生活中反复强调的。

他常常教育孩子们要有尽其所能、刻苦学思的态度,“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他注意在家庭里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流亡日本期间,他亲自在家教女读书,并专门请家庭教师教“数理化”,还在家里建了一座实验室。

爱是坚强:宠辱不惊,笑对人生

梁启超只活了56年,一生经历波澜起伏,大起大落,但“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在人生历程中,他宠辱不惊,一生热情似火,乐观进取,为子女树立了磨砺意志的榜样。

在林徽因父亲遇难后,梁启超多次致信思成和海外的孩子,强调“人之生也,与忧患惧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总要常常保持这元气淋漓的气象,才有前途事业之可言”。

晚年病重时,他指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

在最艰难的时期,他依然坚持“趣味主义”:“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味淋漓。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

这种乐观精神在子女身上得到了传承。

抗日战争期间,思成、思永两家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大西南,蛰居偏僻闭塞的四川李庄,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梁思成、林徽因两人还身患重病,家中实在没钱可用的时候,思成只能典当衣物维持生活,把派克钢笔、手表都“吃”掉了。他还开玩笑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

梁启超的外孙女在《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写道:“父亲的光环并没有保护他们,他们经历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但他们都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笑对人生,这就是梁启超对儿女们的珍传。”

我们时常担心会不会对孩子“溺爱”。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一味满足,而是把美好的品质传授给他。正如梁启超所说:“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困苦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炼出来。”

父母疼爱孩子是天性,也是最美好的情感,爱本身会让孩子生出自我反省的能力,如果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传授给孩子更多的优秀品质,会给孩子的心灵涂上一层温暖的底色,让孩子推己及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对待他人。

给孩子的爱,从来不怕多。

这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的全部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