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大学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甚至是读中学的时候)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大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是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 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在入学前(高中时期)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2、“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大学生走上了社会
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而且年轻,身体好,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一大批拥有“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3、大学生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很多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
4、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方面。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5、“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也将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就业难也已经凸显。
6、大学生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或不能在企业中转化。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非常低,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况且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与职位的需要。我国大学生一般岗位适应期需要1年左右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仅需2—3个月。
很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
7、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8、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我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2010年大学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9、片面的“人才观”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我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还是相当严重,造成广大毕业生想往大机关、大事业单位、国企、等一些好的单位挤、都想往大都市里走。一些偏远的、艰苦的、小的单位、行业没有人愿意去,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10、一方面是大学生有业不就,另一方面又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每一个单位、企业,他们的人员结构都是呈金字塔型,他们分别由基础人力、基本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决策者组成,越到上层,人员需求越少。如果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想要往上走,需求量小竞争性大,那就业的压力也就相当大。我国的毛入学率已超过22%,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更多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如果就业观还停留在精英教育的思想上,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栋梁之才,要在社会上谋求最好的职位,那就业也就相当困难了。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30%,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总体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也就在12%左右,且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88%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城镇就业。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劳动力流动是低成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也将大为降低。
但现实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而且是一种制度性分割。劳动力市场被户籍等制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可称之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城镇户口,工作环境好,稳定性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另一部分与前者相反,可称之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彼此独立,很难流动。毫无疑问,大学生毕业时肯定首选主要劳动力市场。即使不能如愿,他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也会抱慎重态度,有的可能“屈尊”,有的则宁肯“宅着”。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如果非主要劳动力市场不去,就业难就不可避免。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数量上的,而是结构性的,是大学生追求高质量就业的结果。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什么高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大学生充分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各国的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这种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和升级,要求教育机构能够提供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劳动力,同时,教育带动的创新也会促进不同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循环。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在第三产业中,又以低端服务业为主,能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
三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虽然每年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但一些用人单位仍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差等。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这种相互影响有着不同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出入,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遇到困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主要是由民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完成的,与部委所属院校相比,地方所属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差一些,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准备难以满足快速扩招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实际上,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但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异很大,“985”高校和“211”高校多在95%左右,这同时意味着多数地方所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可能不到60%。
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问题。据调查,我国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身份等,都对就业概率和就业质量有明显影响。就业能力当然跟大学的教育有关,但同时跟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时间配置不合理,几乎没有职业规划,缺乏自信,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学生,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是很难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聘任的。就业观念是个更复杂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就业观念落后,说大学毕业生只盯着铁饭碗,盯着大城市,没有与时俱进。对此,我不完全认同。观念从来都是现实的反映,大学生之所以盯着大城市和铁饭碗,是因为在当前背景下,它们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这无可厚非。不过,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就业观念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不少是9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可以供养他们上大学,还可以资助他们毕业后的生活。因此,大学生找工作时可能会掺杂过多的家长意愿,对工作比较挑剔。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需要引导,应鼓励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工作岗位。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的高增长、低就业增长模式,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做了一份研究表明,中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GDP只增加就业0.12%个百分点,这是在亚洲里最低的国家。这是因为我们的增长模式中过多的强调大企业、高新技术等,而没有把扶植中、小企业真正的做好。我们的银行仅给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这些都是造成我们高增长、低就业的根本原因。在美国,中小企业解决了75%的就业需求。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教育本身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不适用企业的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很多大学生都只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只愿意去大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当然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大中城市里没有这么多工作机会时,可能就要去探索别的机会了,因此要有新的就业观念。 从我们的高校、从我们大学生本身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大多数高校学生因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不能等到快毕业时才来临时突击。要通过多种形式、方法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高校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思想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应对新变化;帮助高校学生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科学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让大学生赢在职场起跑线,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 二、职业能力欠缺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目前,“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因此,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 那么,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哪里来呢?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校教育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方法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另外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募的员工缺乏应有的职前教育与培训,特别是缺乏员工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的成长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 从目前的职前培训市场来看,许多机构更多的集中于英语、计算机等单一职业技能的培训,例如外语培训、IT培训等。通过这些技能培训,受训者能够短时见效,满足用人单位的特殊技能要求。 但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求职者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求职者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素质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指标。 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越来越多的把目光从对求职者单纯的专业技能考核转向更能够反映求职者未来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能力素质测评。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另外,用人单位也希望获得具备岗位胜任能力,能够尽快融入工作的合格人才。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时间、环境、需求、观念、职能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亟待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 如何创新?——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在借鉴国外成熟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以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职业规划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实用的职业能力培训为重点、以高水平的职业指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活动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延伸阅读: 2005年12月19日,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在出席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的周年庆典时,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高校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赵沁平副部长在谈到对卫星专网的希望时,明确提出就业指导服务要做到“一网情深、两网打尽和三个目标”。 “一网情深”就是对就业工作要有热情、要有感情,特别是还要有激情。我们要像给自己的孩子找工作一样来从事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两网打尽”就是一网要把大学打尽,另一网也要把所有的社会需求就业岗位信息打尽,真正做到是连接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一座桥梁。 “三个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把各种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逐步完善,使课程向优质和个性化方面来努力;第二个目标是及时汇集用人信息,同时让大学生看到的是可靠的就业信息,这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第三个目标就是使专网远程面试和初选功能逐步完善以后,逐步部分取代现场的招聘会,特别是现场的大规模招聘会,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信息的服务质量和实效。做到这几点,首先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同时是我们政府其它有关部门的责任,是我们各个大学的责任,也是我们自己和社会各界的责任。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无论是中国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是越来越大。但是,据调查,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企业招不到符合要求的人才。 以IT业为例,IT行业知识更新迅速、需求旺盛,即使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专业人士进入这个领域,但是,中国的软件人才目前仍未摆脱“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的状况,其中最缺乏的是两个极端,高端人才和低端人才。 这就形成了“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和矛盾的局面。 五、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国家资源过度向白领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整个社会以往的观念是,大学生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大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于是,从产品设计到广告诉求,所有的人都推祟白领文化,或者有意无意地假装白领。这种社会价值取?请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 14,4,3,-2,( )向的偏见,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普遍的职业观念上的偏差。人人都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机关去工作,都希望身居要职、做管理、拿高薪,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业难”自然日趋严重。 根据零点公司所做的调查分析,今天中国社会的职业构成是:金领阶层占5%(收入和社会地位最高)、白领阶层占15%、蓝领阶层占35%、剩下的45%是无领阶层(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最低,所从事工作不需要专门的职业训练)。与之相比,美国社会的多数人群是:包括白领和蓝领工人在内的中产阶层,其中蓝领工人与普通白领的收入相差并不大。所以,美国人基本上不存在职业歧视。在管道工、钢铁工、大卡车司机三个最有代表性的蓝领工作领域,有许多从业人员都是上过大学的,但他们不会以自已的工作为耻,他们爱业、敬业、乐业。 综上所述,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至少需要从五个方面去努力: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培训、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改变人才培训结构、改变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
没有明确的目标
人生本来就不容易,想走自己喜欢的一条路更难,但大学毕业的我们根本不是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也有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那些选择考研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种心态:第一种是为了再深造,排除竞争;第二种就是为了逃避就业或者推迟就业。就是这种心态让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间徘徊不定,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而且也没能给认真的去考研复习。所以这种现象就导致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高不成低不就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希望去个大公司,最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且还要求工作氛围轻松,同事之间关系很好等等这些自以为很容易的择业条件,导致了大学生的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所以也成为了就业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而好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所以也会有一份工作。
毕业生数量大大增加
就是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这几年,高校扩大招生范围,像是我们江苏,江苏省内减招了4万,把好多名额都给了省外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所以大学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那么问题就来了,数量增加并不代表质量是好的,现在的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在大学里大家没有进入社会,去体验真正的工作,所以,大家有的只是一身纸上谈兵的功夫,因此现在好多企业都不喜欢招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他们没有社会经验,还得手把手的教,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毕业生的数量太多,好多单位即使是不怎么好的单位,他的选择余地就很大,他把门槛一提高还有待遇福利一降低,就能用比较少的资本招过去一个比较合他心意的毕业生,而对于毕业生来说,迫于就业压力,他就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份工作。
首先:从就职角度讲,大学生对社会工作环境过于理想化,还想应用上自己的专业,实际上学校教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尤其是喜欢与同学作对比,此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安心屏气地做事。
其次:从用人单位来看,对新人和大学生缺少包容性,没有完整地培训体系和传帮带的传统。尤其是要求有相当的工作经验,因为新人缺乏定性,不愿意投资培养,习惯用熟手节约成本。
三,大学生就业受他人因素影响较多,有要求职业规划的,有要求薪资待遇的,有要求专业对口的,有要求公司有发展潜力的,其实,静下心来成长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