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2024年11月28日 19:42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说法一、(该说法为中国大陆所普遍采用,但仍存在很大争议):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

说法二、(该说法为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汉学家普遍采用),据北宋邵雍《皇极经世》整理年表如下:

1、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2、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3、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点:

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

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夏,前2207~前1766,共历441年;商,前1765~前1122,共历643年;周,前1121~前 249,共历872年。

夏商周每一个朝代所享年代,都是中国历史朝代之最。除了夏商周三朝之外,其他的朝代最多享年不过300年。

3、都是以分封制为主的政治体制。从夏朝开始,一直到西周末期,诸侯管理者王朝的地方政治经济,而中央王朝主要还是以接受诸侯供奉及税赋。

到了东周,中央的势力开始急剧衰落,造成了诸侯分争的局面。但是到了秦灭周为止,诸侯之间的纷争还从来没有敢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地步。

4、国家基本重礼,各阶级划分得十分严格。即使权倾一时,也不敢枉自到篡权,取代中央的地步。所以权臣乱国的现象很少见。

5、三个朝代均有迁都的历史。而且都是因为原都城因为少数民族的侵扰或者土地的匮乏而导致的迁都。

扩展资料:

商周时代的礼器以青铜器和玉器最重要。其造型典雅庄重,体现当时的文化特质。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商周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先进成熟的阶段。

周代手工业种类增加,分类更细致,因此有百工之说。商周时期发展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国最早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方法。

五行八卦学说更成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商代已经有专司天文的人员,并在夏代天干记日的基础上发展出干支记日法。

周代发明了圭表测影的方法后更确定了部分节气与十二时辰。在数学方面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西周时期数学更成为“士”的必修科目。

在东亚大陆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商代奠定了中国主体字形声字的基础。商周时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学作品诞生,诸如《尚书》、《诗经》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商周年表

网友(2):

夏商周时期是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256年。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河南省洛阳市)。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中国周王朝东迁之后的时期,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后世为区别于西周,称这一时期为“东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夏朝: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商朝: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商周年表

网友(3):

禹治水成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奴隶制大国——夏朝的创始人。夏朝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历经了470年的历史。到夏桀王时,于公元前1600年被属国商族的成汤灭掉。商朝约有554年的历史,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推翻。周王朝延续了790年,经历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到公元前770年,先后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其中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期,战国时期已是封建社会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商朝后半期的王朝为殷朝。在殷墟(河南安阳)曾出土大量甲骨文字,记载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情况,还记载了几百个大小地名和河流名。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品种多,制造精良,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西周农业更进了一步,金属制作的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灌溉、施肥、除草已是农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水利,已进入相当发达的时期。养蚕、缫丝、织帛、种麻、彩葛、染色、刺绣等工艺,已有专业分工。出现了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尚书》、《诗经》反映了商周两代政治和社会各层面情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产生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杂家等学派和《论语》、《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周易》、《左传》、《楚辞》等传世之作,还出现许多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禹贡》、《山海经》尤为重要。

网友(4):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东周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网友(5):

《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小辛、小乙:公元前1300年-前1251年,共50年
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前1191年-前1148年,共44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在位11年
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
帝辛(纣):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
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昭王:前995年-前977年,在位19年
穆王:前976年-前922年,
在位55年(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
懿王: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
孝王:前892年-前886年,在位6年
夷王: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
厉王:前877年-前841年,在位37年(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前841年—前828年,共14年
宣王:前827年—前782年,在位46年
幽王:前781年—前771年,在位11年
东周 (前770- 前221,计522年)

春秋 (前770- 前476)
前770 平王(姬宜臼,-前720)即位
前770 各诸侯立国
前767 郑灭虢
前722 鲁隐公元年,《春秋》记载自本年起
前719 桓王(姬林,-前697)
前717 甲子年
前696 庄王(姬陀,- 前682)
前685 齐用管仲(-前645)
前681 僖王(姬胡齐,- 前677)
前679 齐桓公(小白,- 前643)称霸
前676 惠王(姬阆,- 前652)
前661 晋灭魏、霍
前657 甲子年
前655 晋献公(- 前651)杀太子申生(- 前655),公子重 耳(- 前628) 逃狄
前655 晋灭虢、虞
前651 襄王(姬郑,- 前619)
前636 重耳即位为晋文公(- 前628)
前632 城濮之役,晋率诸国败楚,晋称霸
前623 楚灭江
前618 顷王(姬壬臣,- 前613)
前612 匡王(姬班,- 前607)
前606 定王(姬瑜,- 前586)
前597 甲子年
前585 简王(姬夷,- 前571)
前571 灵王(姬泄心,- 前545)
老聃(前571-前471)生
前557 齐灭莱夷
前551 孔丘(前551- 前479)生
前544 景王(姬贵,- 前520)
前537 甲子年
前536 郑宰相子产铸成文法于鼎
前520 悼王(姬猛,- 前520)
前519 敬王(姬[句-口+亡],- 前477)
前515 吴王阖闾即位
前512 孙武(前535-)投效阖闾
前512 吴灭徐
前505 越侵吴
前505 曾参(前505- 前436)生
前500 齐晏婴(- 前500)逝
前494 吴王夫差(- 前473)于会稽败越王勾践
前483 子思(前483- 前402)生
前483 颜回( 前514- 前483)逝
前481 孔丘《春秋》搁笔
前480 墨翟(前480- 前390)生
前480 子路(仲由, 前542- 前480)被杀
前477 甲子年
前476 春秋( 前770- 前476)结束

战国 (前475- 前221)
前475 元王(姬仁,- 前469)即位
前473 越王勾践围吴王夫差(-前473),越灭吴
前471 老聃去世
前468 贞定王(姬介,- 前441)
前447 楚灭蔡
前445 楚灭杞
前441 哀王(姬去疾,- 前441)
前441 思王(姬叔,- 前441)
前440 考王(姬嵬,- 前426)
前431 楚灭莒
前425 威烈王(姬午,- 前402)
前417 甲子年
前403 《资治通鉴》编年史自本年开始
前403 韩、魏、赵三家分晋
前401 安王(姬骄,- 前376)
前380 惠施(前380-)生
前375 烈王(姬喜,- 前369)
前375 韩灭郑
前372 孟轲(前372- 前289)生
前369 庄周(前369- 前286)生
前368 显王(姬扁,- 前321)
前361 秦用商鞅(- 前338)
前357 甲子年
前328 秦用张仪(- 前309)
前320 慎靓王(姬定,- 前315)
前316 秦灭蜀
前314 赧王(姬延,- 前256)
前300 《庄子》书成(黄方刚)
荀子(前300- 前230)生
前299 秦用孟尝君
前297 甲子年
前289 屈原( 前343- 前289)投汨罗江
前279 田单复齐
前260 长平之役,秦白起(- 前257)破赵
前256 秦败周,周献九鼎
前255 东周君
前249 秦灭东周,东周结束
前221 秦立,战国( 前475- 前221)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