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刺史一般几品?

2024年11月28日 21:32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唐朝刺史等级为从三品下到从五品下之间。

刺史虽然都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级别却有所不同,唐朝的州分为按照辖区人口的数量分为3等,分别是上州,中州,下州,上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中州的刺史级别,中州的刺史级别高于下州的刺史级别。。

唐朝刺史,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扩展资料:

唐代有三位大诗人都在苏州当过刺史,分别是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

白居易——于穆宗长庆元年应诏回京,次年,他看到朝政腐败,因此主动请求外放为杭州刺史,他到任刺史时,写了一封《杭州刺史谢上表》,表示自己“忝藩宣之寄,才小官重”。

刘禹锡——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由于安史之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失败,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代表作——《陋室铭》

韦应物——因出任过左史和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左史”“韦江州”“韦苏州”。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作品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刺史

网友(2):

  唐初依隋旧制,地方上有州(郡)、县两级。据《旧唐书 地理志》的记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有358州,1551县。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近京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县名赤县,京之旁邑谓畿县,此外还有雄、望、紧、上、中、下等级,一般也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州的长官为刺史。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后复称州,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士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别驾(中州不置)、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况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

网友(3):

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

网友(4):

唐朝刺史品级
唐高祖建国后,将郡改称州,长官沿用汉朝仍称刺史,唐初刺史仅负责民政,安史之乱后多兼军职,握有军权,按照州级别的不同其品级也不同,自“从三品”到“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