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活性污泥法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法。该法是将空气连续鼓人曝气池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即繁殖形成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絮凝体,称为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组成的菌胶团,它们之间形成复杂的食物链,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生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以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并不断生长繁殖。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设备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废水和回流污泥同时进人曝气池,沿曝气池长度方向通人压缩空气,使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并供给混合液以足够的溶解氧。
在好氧状态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然后混合液流人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水溢流排放,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作为菌种回流到曝气池,以维持曝气池中所需的污泥浓度,增加的污泥作为剩余污泥从系统中排出。
废水通常在矩形的曝气池中曝气6-8小时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90%左右,是最近几年广泛采用的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另,在充足供氧条件下,好氧段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
,进而为厌氧异养菌提供no3-。
厌氧生物处理:
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通过好氧段的回流至厌氧段,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
实际运用中,a、o多是混合运用,a多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