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中部
西安,陕拦厅西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属温带季源迟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辖11个市辖区2个县,常住人口883.21万(2016年末)。
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历史上有周、简裂隐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辖市。1950年,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
西安历史悠久,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著名景点有:钟鼓楼、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碑林、大明宫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晌脊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凯谨棚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盯则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雹吵李,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源迟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碰拦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
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陕西西安的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42′-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山纤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101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82平方公里。[4]
北部为渭河冲击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24米。地表主要由黄土和黄土状物质构成,深度3-12米;秦岭山脉以花岗岩和片麻石为主要成分。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皂河,南有滈河、橘河,北有泾河、渭河,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西安地下水储量也比较丰富,一些地段,承压水位高出地面,形成自流水。位于周至县的黑河水已被引入城区,是西安理想的水源。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千米。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逗迟仿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45。2℃,极端最低气温-20。6℃。年降水量平均为507。7毫米~719。8毫米。年降水日数96。6天。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冬季多东旦咐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0米/秒。无霜期20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