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24年11月06日 15:23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一是要磨搏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扩展资颂游大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野竖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研究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基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对中国内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丽中国

网友(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依据,加快优化国土空世粗亮间开发格局。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有效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3、以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当前,大气、水和土壤等突出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力求实效。

5、以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6、以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为重点,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搜宽氛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

扩展资料: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凳大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参考资料:求是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网友(3):

首先,要树立生态环保观念。一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级致。二要树立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地球只有一配乎态个,“资源有限,取之有度”,如果不节约资源,适必有资源枯竭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三要树立节约的消费观。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以为更多的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更大的贡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著名经济学家布朗认为,“自愿地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可缓和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强植被和水土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从而始终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着力发展生态工业。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审批,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三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一定要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特别要提倡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再次,要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保护自然。崇尚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让人们懂得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活方式的真正含义,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习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使用;养成日常生活垃圾分拣处理;提倡使用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倡导生态旅游,使用绿色食品、再循环食品,不食用野生动植物;提倡使用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和徒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最后,要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目前包括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国民环境教育制度等等在内的环保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要真正贯彻落实环保制度,关键是要落实好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因为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是通过绿色GDP指标体系来强化官员的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经济指标,更要关注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那种认为多修几个广场、多盖几幢标志性建筑、抓好城市夜景亮化就是所谓政绩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就要求做到: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产品一律淘汰;凡顷扰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培源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担负着重要责任,应当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从而克服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的政绩观,实现“多赢”,真正担负起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职能。

网友(4):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依据,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有效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3、以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采取有力措施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努力用合理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当前,大气、水和土壤等突出的污染问题已经到庆渗败了不治不行、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力求实效。

5、以健全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誉颤制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6、以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为重点,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喊此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