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什么情况下是民事诉讼的被告?

2024年11月23日 09:22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这个涉及的是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主体的区分,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是平等主体,在行政诉讼中诉讼主体一方是行政机关。在被告是行政机关的时候,要分辨是行政赔偿还是民事赔偿就要分辨与行政机关的纠纷是否因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还是普通的民事行为,其实就是要分清行政机关进行的是和它自身的行政权力有关系。举个例子,行政单位为了单位的用水进行和饮水供应商就应该是民事纠纷,因为这没有和行政权力挂上关系。假如是为了行政机关用地而要征收当地居民用地,因其索赔就可以称之为行政赔偿。

网友(2):

行政机关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原因之一在于行政机关虽然是国家授权组织,其具有公共管理权力,但是也是机关法人,也需要做出民事行为,既然能为其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机关可以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诉讼,是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现,做人民信任的行政机关。
法律分析
在特殊情形下,行政主体一般与民事主体是重合的。例如政府机关需要进行内部装修,那么这个及关于装修施工方签订合同时是作为一般民事主体出现的。如果这个合同的权利义务履行情况出现问题导致合同目的出现瑕疵、不能实现,需要诉讼作为救济途径时,行政机关即一般民事主体,参与民事诉讼。
一般群众起诉行政机关的案件多为行政不作为案件。
所谓行政不作为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对某事项负有法定管理职责而不履行该职责,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案件。这类行政案件与一般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起诉的行政案件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诉讼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举证责任的承担上。在一般行政案件中,法律规定举证责任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行政机关如未在法律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对原告是否需要举证则不作要求。而对于行政不作为案件,法律规定则有所不同,即要求原告必须对是否向其所要求履行职责的行政机关提出了申请进行举证,原告如果对此不能进行举证,通常不能出现自己所期望的诉讼后果。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行政不作为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行政不作为案件通常是行政机关怠于或者拒不履行其法定职责,造成相对人受损所引起的,而作为相对人,首先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要求其履行职责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情形通常只有在其接受申请后怠于或拒不履行法定职责才能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网友(3):

行政机关与其产生的纠纷,没牵涉到行政权力,这样的情况是民事诉讼的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