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呢?

2024年11月29日 11:36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存货跌价准备

网友(2):

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X商品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网友(3):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财政部于 1998年初颁布了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不仅保留了原计提坏账准备,而且新增加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按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编制的作业利润更真实,挤干了水分,消除了潜亏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就如何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作一探讨。

  一、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范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货的范围比较宽,有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是否需要计提跌价损失、关键取决于存货所有权是否属于本企业、存货是否处于加工或使用状态。凡是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所有的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受托代销商品;凡是处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存贷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存货实物形态及数量不容易确定)、在用低值易耗品(价值低且已摊入成本)等。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限制:从理论上分析,凡是存货的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低于其成本价的,都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并且规定必须分品种,规格、产地、品牌明细核算,但在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很难做到而显得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如大型商业企业存贷品种及规格少则上万种,多则几十万种,尤其在目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存货市场出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无论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是多少,都需要计提存发跌价损失,一则会计核算工作已非常大,不可能全部做到;二则对于跌价损失金额比较少的存货也要计提跌价损失,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笔者从为各个企业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规定计提存贷跌价损失余额的范围,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多少金额以上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金额超过本企业实现利润规定百分比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确定计提跌价损失金额范围或百分比,关键取决于对企业实现利润的影响程度。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公式: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存货可变现价值低于成本价,存在损失,就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为负数,就不需计提。

  上述公式中,库存数量和单位成本价可以从账上找到,而如何确定不含税的市场价就成了计提多少存货跌价损失金额的关键。本人认为应根据存货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存货的不含税市场价,力求做到准确,并符合实际。此项工作需要取得本企业销售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1.对于外观完好无损,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并处于适销对路的存贷,其不含税的市场价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确定:

  A: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本企业6月或12月存货平均销售价格。这种方法适用于商品处于可正常销售的情况,并且间隔时间短,比较准确,取得数字也比较容易。

  B:用当天不含税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是包含销项税额的,为了同一口径进行比较,应符合税价格换算成不含税价格。换算公式:不含税市场价= 含税市场销售价格/1+增值税税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很长时间没有销售这种商品,从本企业无法计算出当月存货不含税的市场销售价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3到4家大型商场或农贸市场的销售价格来计算其平均销售价格。

  C:以客户报价为基础,适当加成来确定。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很长时间没有销售这种商品,并且当月市场上也没有销售这种商品。当本企业有这种商品时,会不断地发出出售信息,也有客户来要求购买,并有报价。一般来说,客户的报价比较低,因此可以以客户报价为基础,适当加成来确定。

  D:对由国家统一规定销售价格的商品,其不含税的市场价格可用国家统一规定的销售价格来计算得出。

  2.对于外地完好无损、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样式过时或质量降低的存货,其不含税的市场价可采用第一种情况确定的不含税市场价格,再适当给予折扣来确定。

  3.对于外观形状完好,但改变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仍可以用于出售或生产的存货,其不含税的市场价应按其存货新的用途或使用价值来确定。

  对于毁损、完全变质、丧失任何使用价值、不能用作出售或生产的存货,应查清原因、分清责任后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应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企业短期投资项目有股本投资、债券投资、一年以下的委托贷款。新制度规定,凡市价低于成本价的短期投资项目,需要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笔者认为应按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计算:

  1.计提股票投资跌价准备计算公式:

  短期股票投资跌价准备=账面成本价-(账面股票股数+分得股利股数)×6月30日或12月31日市场收盘价

  6月30日或12月31日市场收盘价可从报纸查得,如6月30日或12月31日日休息日没有股票交易时,可使用前一天股票交易日的收盘价。

  2.债券投资:

  在目前情况下,债券可分流通债券和不流通债券。短期投资中一般只有流通债券,而没有不流通债券。

  计提短期债券投资跌价准备的计算公式;

  短期债券投资跌价准备=债券账面成本-债券数量×6月30日或12月31日市场交易平均价

  6月30日或12月12日市场交易平均价可从报纸查得,如6月30日或12月31日是休息日没有债券交易时,可使用前一天债券交易日的平均价。

  3.一年以下的委托贷款

  企业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委托银行进行转贷,以获取比银行存款利息多的收益,不存在收不回来或损失的风险,另外它不能在市场上交易,因此它不存在跌价损失,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三、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企业长期投资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投资时,其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一般情况下,可回收金额一定会等于或大于其账面价值,因此不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只有在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的情况下,可回收金额有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当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按照新制度的规定,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应按不同的投资项目内容进行计算:

  1.股票投资:

  长期股票投资减值准备与短期股票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一样。

  2.债券投资:

  在目前情况下,长期债券投资可分为流通债券和不流通债券。只有流通债券如国债才由可能产生叫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长期债券投资减值准备计算方法于短期投资中债券投资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一样。不流通债券如三峡债券、铁路债券等不在市场上交易,不可能出现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也不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3.其他投资: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算公式: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包括未摊完的长期投资差异)-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本企业所占有的投资比例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按此数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如为负数,就不需要计提。

  4.一年以上的委托贷款不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理由与短期投资中一年以下委托贷款不计提跌价准备一样。

  5.在用权益法核算其他投资项目时,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零以下也就是资不抵债时,按新制度规定投资企业长期投资账面金额只能为零,不能变成负数,且计算的差额是否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笔者认为关键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如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不需要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因为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投资者只能以出资额承担被投资企业的债权和债务。如属于无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应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因为投资者须承担被投资企业的连带责任。

  第一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用上述方法计提。按照新制度规定。以后各期补提或冲回跌价准备是根据期末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计算的跌价准备与期末该项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的原有跌价准备进行比较后来确定的,如期末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计算的跌价准备大于期末该项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的原有跌价准备,应补提其差额,如期末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计算的跌价准备少于期末该项存货或短期投资项目的原有跌价准备,应冲回其差额。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网友(4):

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网友(5):

  “材料成本差异”和“存货跌价准备”这两个科目都是属于资产类的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入库材料发生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超支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货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节约差异)作相反的会计分录。月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贷方余额,反映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或转回的跌价准备。资产负债日,存贷发生减值的,按存贷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到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贷跌价准备。

  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购买了100元的存货,就是说你这个存货的成本是100,正常情况下,你是在把存货销售出去时,把这10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去(即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现在你在某一期期末预计存货发生了减值20,这时候,你计提 20的存货跌价准备,同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个处理实际上就是说,你提前把2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去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因此,等到你销售存货的时候,就只应该再把剩下的80的成本转到损益中,怎么体现呢?
  其实就是,先做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从这笔分录看,你前后合计,多转了20的成本到损益中,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来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备抵科目的意义),即做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
  经过这笔分录后,这批存货的成本100,不多不少恰好全部转到损益中了。

  再看看“资产减值损失”,顾名思义,它反映的是资产发生减值时所形成的损失,因此只有在资产发生减值时(也就是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时)才用到,或者在某些资产价值回升时(转回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才用到。
  而你出售商品,与商品发生减值或减值回升是两码事,所以在出售存货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与资产减值损失没有关系。
  注意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与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意思是不一样的。

  提减值准备的时候一般在会计期末,参照你给的资料应该这样吧:
  会计期末减值测试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3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200
  出售的时候:
  取得收入:
  借: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702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结转成本,同时把跌价准备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 3800
  贷:库存商品 38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32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