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及重要事件

隋唐宋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及重要事件有什么
2024-11-01 10:27:57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根据你提问的,我回答如下:
隋代:1、韩擒虎灭南陈,灭陈时南陈后主所做的后庭花依然被商女所吟唱;2、隋文帝杨坚开启科举选士,坚决去除了九品中正制,摒弃了门阀生存的土壤,开创了一个科教的新时代;3、隋炀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耗尽了他父亲杨坚给他积攒的无数财富,把原本至少需要修建一个甲子的大工程生生压缩到十几年完工,虽然对后世贡献极大,但是对当时的百姓造成极大负担,结果原本非常富足繁荣充满欣欣向荣和勃勃生机的强大帝国就这么被败光了

唐代:1、府兵制在开国之初体现出了旺盛的战斗力,但是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挖下了一个大坑;2、唐太宗继续科举选士,广开言路,为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3、侯君集为了支持李承乾触犯了李世民的逆鳞,造反不成兵败而亡,李世民却没有将侯君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去掉,其气魄真是了不起!;4、李世民在即位之时大败突厥并趁机进行了分化和同化,间接导致了土耳其的诞生和东突厥的消亡,保证了大唐近百年的北方草原稳定团结;5、李治虽然非常怕老婆,但是他确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是开国君主却能把开国君主没办好的事儿办成的——分化突厥,驱除西突厥和开疆拓土,在李治的努力下,我们在唐代的时候西北边境线一直拉伸到了现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6、武则天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优点就是听人劝,吃饱饭。在自己所不擅长的领域找擅长的人来干,自己不瞎指挥,但是她任用酷吏消灭异己却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灾难,所以张柬之才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盟友顺利赶她下台;7、李隆基的运气确实很好,他大妈和他堂哥给他打下的底子厚实又有姚崇来给他擦屁股,所以才有了开元盛世,但是他的运气又很不好,前期分封的节度使太多导致支强干弱,府兵制这个大坑真的把他坑死了;8、黄巢这个大造反头子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导致朱温朱全忠顺利上位开启了50多年五代十国血腥的历史

宋代:1、赵匡胤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全,有时候你不想当CEO,但是下面的兄弟为了做高管为了做CFO、COO、CIO等会逼着你做CEO,赵匡胤的事迹还告诉我们,你做了CEO以后一定要记得把兄弟赶出这个圈子让他去别处自由创业,不然会死的很惨很惨,连自己的儿子都保不住;2、义社十兄弟应该庆幸他们的结义兄弟是赵匡胤而不是赵匡义,否则就不是杯酒释兵权了,而是直接杯酒放牵机毒死;3、赵匡义这个人渣,先后毒死了李煜和赵匡胤,五代十国最NB的俩人都被他终结,临幸小周后的时候还学冠希哥让画师在边上画画,最可恶的是这渣男明明不会打仗,为了显示他比赵匡胤NB非要去御驾亲征结果败光了他哥哥留给他的全部精兵,还害得杨老令公惨死,杨家将几乎团灭,潘美背了1000多年的骂名,曹彬一世英名都毁在他手上,做人做到这份上,可谓极品中的极品败类!4、赵普告诉我们,半部论语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遑论天下;5、寇准告诉我们,时刻注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然你会很惨;6、庞籍告诉我们,庞太师之所以会那么可恶,就是因为得罪的御史和史官太多,这些人别的不行,造谣毁谤那是一绝,愣是把一代名臣骂成了奸臣;7、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的太快,是因为利益的划分有问题,庞大的文官集团损失的利益太多注定了失败的结果;8、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步子不要迈太大,容易扯着蛋;9、宋仁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价是多么的惨痛!10、包希仁包公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才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良心;11、宋徽宗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做皇帝真的做不来的;12、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岳家军再强悍,打回来的地盘再多,即便打到了汴梁边上,不听领导的指挥,下场一样很惨

明代:1、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能力又能不怕输坚持到底,即便是乞丐,也能做皇帝;2、朱元璋告诉我们,即便打贪的力度再大,在有阶级对立的情况下,贪腐是无法杜绝的;3、朱元璋又告诉我们,想跳过儿子们把CEO传给孙子,首先要考虑清楚儿子们的感受才行,而朱允炆也告诉我们,不能刚当上CEO就急着集中权力,否则COO、CFO、CIO等等会直接架空你,这不老四直接就跳出来反了;4、王振的故事告诉我们,太监参政后果很可怕,好好的军队就这么在土木堡玩完了,连CEO都被瓦剌的CEO绑走喝茶了;5、王守仁告诉我们,儒家并非百无一用,也是可以上战场打仗而且打胜仗的,同样也可以研究出心学这门高大上的学派的;6、张居正告诉我们,即便私德有亏,老不修,如果在国家大事和民族大义上站得直行的端,也是一代名相;7、海瑞告诉我们,你即便骂遍了那些该死的文官,如果你没有小辫儿被人抓住,那些杂碎文官狗官真的拿你没办法;8、万历皇帝朱翊钧告诉我们,当皇帝不痛快了,我就是可以不上朝,而且连续很多年不上朝,就是不听你们文官的撕逼大战,你能奈我何;9、戚继光告诉我们,武将在明代尤其在嘉靖、隆庆和万历的年代,真的没有地位,鸟尽了就弓藏了;10、毛文龙和袁崇焕再次证实了武将和文官之间的矛盾在亡国之时是绝对无法调和的,所以袁督斩毛帅似乎成了必然,所以给了建虏入关的大好机会;11、李自成给我们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他没有睡陈圆圆,建虏还能顺利进关吗?即便有那些卖国狗晋商帮忙,有吴三桂在,建虏绝对进不来的;

清代:不提了,一想起来就想痛哭,这就是个SB的朝代和一帮大SB,带给我们的只有屈辱和屈辱
希望能帮到你

网友(2):

隋代:1、韩擒虎灭南陈,灭陈时南陈后主所做的后庭花依然被商女所吟唱;2、隋文帝杨坚开启科举选士,坚决去除了九品中正制,摒弃了门阀生存的土壤,开创了一个科教的新时代;3、隋炀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耗尽了他父亲杨坚给他积攒的无数财富,把原本至少需要修建一个甲子的大工程生生压缩到十几年完工,虽然对后世贡献极大,但是对当时的百姓造成极大负担,结果原本非常富足繁荣充满欣欣向荣和勃勃生机的强大帝国就这么被败光了
唐代:1、府兵制在开国之初体现出了旺盛的战斗力,但是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挖下了一个大坑;2、唐太宗继续科举选士,广开言路,为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3、侯君集为了支持李承乾触犯了李世民的逆鳞,造反不成兵败而亡,李世民却没有将侯君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去掉,其气魄真是了不起!;4、李世民在即位之时大败突厥并趁机进行了分化和同化,间接导致了土耳其的诞生和东突厥的消亡,保证了大唐近百年的北方草原稳定团结;5、李治虽然非常怕老婆,但是他确实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非是开国君主却能把开国君主没办好的事儿办成的——分化突厥,驱除西突厥和开疆拓土,在李治的努力下,我们在唐代的时候西北边境线一直拉伸到了现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6、武则天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优点就是听人劝,吃饱饭。在自己所不擅长的领域找擅长的人来干,自己不瞎指挥,但是她任用酷吏消灭异己却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灾难,所以张柬之才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盟友顺利赶她下台;7、李隆基的运气确实很好,他大妈和他堂哥给他打下的底子厚实又有姚崇来给他擦屁股,所以才有了开元盛世,但是他的运气又很不好,前期分封的节度使太多导致支强干弱,府兵制这个大坑真的把他坑死了;8、黄巢这个大造反头子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导致朱温朱全忠顺利上位开启了50多年五代十国血腥的历史
五代:1、石敬瑭是个猪,是个大蠢猪,燕云十六州的送出,使得北宋失去了屏障,国运只坚挺了区区165年;2、李存勖是个二逼,是个大二逼,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婊子无情戏子无义;3、郭威做了一个噩梦,结果就被噩梦里受的伤给折腾死了;4、柴荣干的最漂亮的事儿就是认识了赵匡胤这个结义弟兄,使得中华最璀璨的文明时代顺利到来,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是在北宋出现的;
宋代:1、赵匡胤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全,有时候你不想当CEO,但是下面的兄弟为了做高管为了做CFO、COO、CIO等会逼着你做CEO,赵匡胤的事迹还告诉我们,你做了CEO以后一定要记得把兄弟赶出这个圈子让他去别处自由创业,不然会死的很惨很惨,连自己的儿子都保不住;2、义社十兄弟应该庆幸他们的结义兄弟是赵匡胤而不是赵匡义,否则就不是杯酒释兵权了,而是直接杯酒放牵机毒死;3、赵匡义这个人渣,先后毒死了李煜和赵匡胤,五代十国最NB的俩人都被他终结,临幸小周后的时候还学冠希哥让画师在边上画画,最可恶的是这渣男明明不会打仗,为了显示他比赵匡胤NB非要去御驾亲征结果败光了他哥哥留给他的全部精兵,还害得杨老令公惨死,杨家将几乎团灭,潘美背了1000多年的骂名,曹彬一世英名都毁在他手上,做人做到这份上,可谓极品中的极品败类!4、赵普告诉我们,半部论语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遑论天下;5、寇准告诉我们,时刻注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然你会很惨;6、庞籍告诉我们,庞太师之所以会那么可恶,就是因为得罪的御史和史官太多,这些人别的不行,造谣毁谤那是一绝,愣是把一代名臣骂成了奸臣;7、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的太快,是因为利益的划分有问题,庞大的文官集团损失的利益太多注定了失败的结果;8、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步子不要迈太大,容易扯着蛋;9、宋仁宗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价是多么的惨痛!10、包希仁包公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才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良心;11、宋徽宗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做皇帝真的做不来的;12、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岳家军再强悍,打回来的地盘再多,即便打到了汴梁边上,不听领导的指挥,下场一样很惨
明代:1、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能力又能不怕输坚持到底,即便是乞丐,也能做皇帝;2、朱元璋告诉我们,即便打贪的力度再大,在有阶级对立的情况下,贪腐是无法杜绝的;3、朱元璋又告诉我们,想跳过儿子们把CEO传给孙子,首先要考虑清楚儿子们的感受才行,而朱允炆也告诉我们,不能刚当上CEO就急着集中权力,否则COO、CFO、CIO等等会直接架空你,这不老四直接就跳出来反了;4、王振的故事告诉我们,太监参政后果很可怕,好好的军队就这么在土木堡玩完了,连CEO都被瓦剌的CEO绑走喝茶了;5、王守仁告诉我们,儒家并非百无一用,也是可以上战场打仗而且打胜仗的,同样也可以研究出心学这门高大上的学派的;6、张居正告诉我们,即便私德有亏,老不修,如果在国家大事和民族大义上站得直行的端,也是一代名相;7、海瑞告诉我们,你即便骂遍了那些该死的文官,如果你没有小辫儿被人抓住,那些杂碎文官狗官真的拿你没办法;8、万历皇帝朱翊钧告诉我们,当皇帝不痛快了,我就是可以不上朝,而且连续很多年不上朝,就是不听你们文官的撕逼大战,你能奈我何;9、戚继光告诉我们,武将在明代尤其在嘉靖、隆庆和万历的年代,真的没有地位,鸟尽了就弓藏了;10、毛文龙和袁崇焕再次证实了武将和文官之间的矛盾在亡国之时是绝对无法调和的,所以袁督斩毛帅似乎成了必然,所以给了建虏入关的大好机会;11、李自成给我们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他没有睡陈圆圆,建虏还能顺利进关吗?即便有那些卖国狗晋商帮忙,有吴三桂在,建虏绝对进不来的;
清代:不提了,一想起来就想痛哭,这就是个SB的朝代和一帮大SB,带给我们的只有屈辱和屈辱

网友(3):

大秦帝国: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大汉帝国:明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大隋帝国: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大唐帝国: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大宋帝国:一寸山河一寸血!吾纵亡国灭种,誓不与贼共立 大明帝国: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清帝国:不卖掉全中华!誓不罢休!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1]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2] 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3]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4] 《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1] 。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2] ,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在位二十二年。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3] 。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次子即隋炀帝杨广。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 【一说599年1月23日[2]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3]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4]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1]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2]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3]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 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1] 江陵人[2] ,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为万历所忌,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3]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1] 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网友(4):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