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 影评

影评or观后感
2024年11月28日 03:37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范文:一股清新的风——评《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我们眼里这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但是在我国云南,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为了求学,长久以来,每天依靠一根尼龙绳、一个自制的滑轮,从200米的钢索上滑过日夜奔腾的怒江,去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他们只是一群小学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江底。“走路上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走路上学》就是以“飞索渡江求学”为题材,从孩子的视角,不以苦难和猎奇为卖点,仅仅通过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之间纯真的浓浓姐弟情,成就了这样一个清澈、毫无杂质的感人影片。 《走路上学》是一部儿童公益片,但它同时又通过深刻的主题和清丽的艺术手法感染和启发了我们这些已经成年的观众。 瓦娃和娜香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省傈僳族的一对小姐弟,他们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瓦娃唯一的梦想就是像姐姐一样能够去对岸上学,但是姐姐是靠危险的滑索遛到对岸去读书的,对于年幼的瓦娃,妈妈坚持要他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 电影的前半部分充满着轻松和欢笑,通过对生活中的细节和小情小趣来巧妙地铺垫了故事的主线,介绍角色关系。影片中精美的画面和称景的音乐显露出令人折服的震撼性视觉效果,摄影考究,画面精美,云南的风景如画,峰峦叠嶂,细细的溜索横跨咆哮的怒江,一个个小孩子从彼岸从容淡定的溜索过江,以美衬险,满足了我们的视听愉悦感。我们也在这种欢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姐弟俩的喜怒哀乐。 一双十六块五的鞋打破了影片的温馨和唯美——天使般的聂老师为瓦娃买下了一双鞋子,以此补偿瓦娃没有得到的红色小雨靴,姐姐娜香在溜索回家的时候本能地去抓那双要掉出来的鞋,坠入怒江的激流当中……画面的精美,音乐的考究仅仅冲击了观众的视觉感官,但娜香的坠江却震动了观众的心。 在姐姐娜香离开之后,曾经那么渴望过江的瓦娃,曾经那么活泼好动的瓦娃,成天默默地坐在临江的石壁上,再也不发一言……看到这里,影院里也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所有的观众都被影片感染了。虽然画面无声,寂静却留痕,我们因目睹生命的陨落而陷入一轮沉重的思考。之后,实习期已满的聂老师没有离开这里。她一次次过江来给瓦娃家里给他上课,始终沉默不语的瓦娃带聂老师看他画在木墩上的画:一座长长的桥,两个牵手的孩子,桥下无数的浪花。 影片的结尾,大桥落成,聂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桥的另一头迎接背着书包、举着风车、走路上学的瓦娃。瓦娃神情落寞,步履沉重。在扔下那支小风车后,瓦娃,这个七岁的孩子,露出了与他的年纪不符的苦涩微笑。此时此刻,我们终于看到姐弟恋手牵着手一起走路上学。 导演彭家煌和彭臣兄弟俩从事广告行业多年,他们为仁和药业、招商银行拍摄过诸多电视广告,但电影却一直是他们的最爱,彭家煌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天看一部电影的习惯,他说,电影可以给他灵感,拍电影是他儿时的梦想。终于在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人脉和资金之后,兄弟俩直奔梦想,自行投资1000万拍摄《走路上学》,连于荣光、成龙这样的大牌明星都甘愿不计酬劳为影片出力,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商人不去选择赚钱的生意而要做这个很可能收益甚微甚至赔本的儿童公益电影。兄弟俩认为人一辈子不能只为钱活着,拍一部发人深省的心灵电影,去启发和激励更多人,去为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做一点事情比赚钱的意义大得多!彭家煌把《走路上学》当做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儿子,他发现观影之后孩子对金钱、对学习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坚定的说:“也许这是一部能够改变他人生的电影”。从导演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来看,《走路上学》就已与充满铜臭味的很多商业片分隔开来,散发出一股清新的味道。 唯美的画面、纯朴的民风、浓厚的亲情,一字一句一景一情使我铭刻于心。国产电影中,实在有太久没有出现一部如此纯净、清新的故事片了。《走路上学》就凭借着其单纯毫无杂质的气质打动了所有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