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为什么那么厉害

2024年11月19日 17:27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费德勒不仅在网球领域取得成功,亦在慈善和商业领域活跃。
费德勒拥有ATP史上最长连续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237周,2004–2008年间),在大满贯男子单打斩获20次冠军,10次亚军 ,四次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截至2015年11月23日世界排名第三。
2017年11月16日,罗杰·费德勒在36岁的“高龄”第14次打入ATP年终总决赛半决赛,费德勒再次刷新了男子网坛世界纪录。 12月29日,获评2017年度国家体育记者大会(AIPS)最佳男运动员。
一篇属于费德勒的赞歌
又是一年澳网,回到费德勒复出神话的起点,众多业内大咖——贝克尔(费德勒竞争对手的前教练)、克雷特加(费德勒交手纪录2-3落后的对手)、莫拉托格鲁(小威的教练)和麦克唐纳德(费德勒在迪拜的陪练)等人,从专业角度全面解读费德勒保持青春的秘诀,台前幕后的故事,满满的干货。

从2016年那段长达六个月的休赛期说起。膝伤痊愈后,费德勒从迪拜开始新赛季的备战,当时他邀请到了麦克唐纳德等青年才俊一起合练,没错,就是本届澳网与迪米特洛夫缠斗五盘的那个美国大男孩。
在一次训练中,费德勒削出贴网而过后反弹到自己场地的回球,实属神仙之举,来自加州大学的麦克唐纳德直呼难以置信,“他的手像是具有魔力。”看到偶像的表演,他深陷吃惊状态。

费德勒与麦克唐纳德(右三)
显然,费德勒难以置信的手感并没有离他远去,结束与麦克唐纳德、埃斯科贝多和普伊的训练后,费德勒便奔赴澳洲。职业生涯第一次从如此严重的伤病中走出,费德勒稍显意外的赢得了澳网冠军,随后他又在全英俱乐部以一盘不失的表现登顶,成为公开赛年代最为年长(35岁)的温网冠军。
费德勒如何做到在复出的第一站大满贯赛事中就大放异彩?他改变了什么细节来延缓状态的下滑,从而实现网球史上最令人激动地复出?他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
一、研发新武器
2015赛季,费德勒将自己的攻势网球提升到了新的境界,这一改变被认为是他重返巅峰的关键。当年8月份,捱过了一段长途飞行抵达辛辛那提后,瑞士人的状态略显挣扎,但他还是按计划和帕尔雷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训练期间,瑞士人通过踏进场内的接发来打乱惯有的训练节奏,然后迅速跟进到网前。旅途疲劳或许是一个因素,他想要在尽快结束回合,于是略显邪恶的SABR——偷袭上网战术由此诞生了。“这很有趣,当罗杰第一次取乐时我感到惊讶,当时我们还在多拍练习,他突然就使用了SABR。训练中这一策略的成效慢慢显露出来,所以他决定将其运用到比赛中。”关于SABR的诞生过程,帕尔雷回忆道。

受小队长卢瑟的鼓舞,费德勒决定在巡回赛使用这一奇招,最终他在辛辛那提决赛击败德约科维奇。事实上,SABR听上去简单,实则极具风险。在对手高达90英里的发球下偷袭上网并不像传统的接发那样简单,其难度远大于切削回球或在底线位置的接发。但一旦实施了这样的战术,也可以成功打破诸如德约科维奇等球员的平衡,这样的压迫会给隔网相对的球员带来压力,逼迫他们做出难度更大的回球。
毫无意外,SABR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就包括时任德约科维奇教练的贝克尔,德国人称此种做法“有失尊重”。但当贝克尔褪去了德约教练的身份后,谈到费德勒的这一创举他也满是赞誉,“罗杰的SABR战术有点让人吃惊,因为三年前他在训练时就使用过了,他能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着颇具天赋的细腻手感,很多人也想这么做,但受困于自己的技术局限。罗杰有天赋和技术作为支撑,所以对他而言天空才是极限。”

值得玩味的是,费德勒将过去自己排斥的东西转化为了优势。“切球上网”的攻势打法,通过伴有强烈下旋的回发球为自己创造上网机会,向对手施压。职业生涯早期,费德勒在对阵这类球员时处处受限,比如亨曼、安西奇。而现在,他变成了给对手疯狂施压的一方。
新战术的使用效果相当明显,SABR被证实是一个有效的武器,尤其是12个月前费德勒以震惊世界的方式赢下澳网。“这个战术只是他在球场上取乐的一种方式。”前世界第二克雷特加如是说,西班牙人在与费德勒的交手中占据3胜2负的领先。“他对待网球的态度有别于常人,有时候他会很放松的发明出一些其他人没见过的东西。”小威的教练莫拉托格鲁评价说,“SABR表明了罗杰来到网前的意愿,他可以打出100%的攻势网球,这很有趣,也很壮观。”
简言之,费德勒不仅重塑了自己,利用其他球员的优势演变成自己的武器,而且不断突破着这项运动的界限。
二、不可思议的心态转变
费德勒始终都具备一种能力——他愿意适应新的改变。“年轻时他常常砸球拍,失去对比赛的专注,就像个毛头小子。”克雷特加这样评价费德勒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他过去会闹出很多笑话......但如今在精神世界他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提升,他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学会了控制情绪。”
当然,伤愈归来的费德勒也需要全新的动力。具体来说,费德勒继续坚持的动力发生了变化,这一次,他觉得有必要给两对双胞胎留下观看父亲比赛的回忆,并且,要以胜利者的姿态。

“我认为对他而言孩子是一大动力源泉。尤其是八岁大的两个女儿,他们会对罗杰的比赛形成有意识的回忆。”费德勒的传记作家克里斯·鲍尔斯说道。
这并不是瑞士人职业生涯第一次做出改变,早在2001年的汉堡巡回赛,年轻的费德勒在输球后用球拍狠狠的砸了裁判座椅,也正是这个瞬间,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收敛起脾气。这份悔改也让他尝到了甜头,随后的两项大满贯赛事都打进了八强,此前他可从未有过这般突破。除此之外,启蒙教练皮特·卡特的意外离世也给他带来更为深刻的思考。
“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对年轻球员来说。”知名运动心理学家罗伯特·福佐尼解释说。在他看来,这份改变是费德勒保持常青的关键,“对球员而言,从失控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并非易事,经历了这个过程并能在今后更从容的处理,这份历练就会显得更有意义。”

在经历了六个月的休整后,他的自我激励方式变得更加引人注目。“我把这归结于他对网球的爱。”贝克尔补充道,“六个月后的回归显示了罗杰对这项运动有多喜爱。其实他已经没什么再回来的理由了,几乎把每项赛事都赢了好几遍,所以本质上说,他必须非常热爱这项运动,才能通过各种考验和磨难,来到现在的位置。”

“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天赋,因为这显而易见,但罗杰是一位不可思议的斗士。”莫拉托格鲁对瑞士人评价道,“他比任何球员都更相信自己,而且不会轻言放弃,他总能在大型赛事提升状态。”
“我们不会再对罗杰·费德勒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他在温布尔顿击败桑普拉斯时,我当时正解说呢,人人都惊叹‘这家伙具备一切能力’,但同时也在质疑他能否维持高光状态?他会免于伤病的困扰么?他能继续对胜利充满渴望么?十五年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yes’!”贝克尔笑着说。
“像我这样的网球运动员很难解释他有多伟大。我认为不会再有另一个费德勒,他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我也认为他的纪录不会被打破。我只是怀着敬畏之心,对他取得的成功感到难以置信,即便是现在,即便是在36岁。”
3.从枯燥中找寻乐趣

在费德勒的传奇生涯中,主教练几度更迭,但有一人始终身居幕后——皮埃尔·帕格尼尼,近二十年来由他负责着费德勒的饮食、体能训练和赛程安排。

“当罗杰还是青少年时,帕格尼尼就已经意识到,如果想让弟子保持健康,一味去健身房是毫无意义的。”传记作者鲍尔斯回忆说:“让体能训练变得丰富有趣,是他一以贯之的理念,由此罗杰也始终对训练课抱有热情,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激发他的很多想法。”
当托米奇等球员一再吐露出对训练的憎恨时,这种模式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作为费德勒的前教练,安纳孔向欧体解释说:“帕格尼尼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人,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他们一起走过了近二十年,罗杰对他无比信任。为了让训练妙趣横生,皮埃尔创造了一系列独门秘籍,新鲜、生动又充满活力,和罗杰的打球风格完美匹配。对罗杰来说,这么多年过去了,重要的是对此他有多么享受。”

长久以来,不少球员都吐槽过巡回赛的枯燥乏味,甚至连对网球的热爱和渴望都消失殆尽,阿加西是最著名的例子。但费德勒恰恰相反,特别是在缺席了赛场长达半年后,他对网球甚至是训练的爱都有增无减。还记得2016年冬歇期他通过推特进行的直播么?独特的训练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名前十项全能选手,从费德勒14岁来到瑞士青少年网球中心开始,帕格尼尼就开始与他合作了,但这么多年来却很少随费德勒在全球周转,尽管如此,他的影响依旧不可小觑。早年间,他作为体能教练全权把控费德勒的饮食和赛程,为他制定了良好的训练体系,帮助他迅速融入职业网坛。而更重要的是,当36岁的费德勒为2017赛季的复出筹谋划策时,他依旧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

为什么费德勒在阅尽无数风光后,对网球的爱从未褪色?帕格尼尼的开创性思维和训练方式功不可没。
四、弥补致命短板
在费德勒的网球体系中,反手始终是“阿克琉斯之踵”,多年来都是对手攻击的对象。但时间来到去年澳网决赛,纳达尔也意识到了对手反拍的变化,“罗杰付出了不可思议的努力,我相信现在他的反手状态极佳。”纳达尔赛后说道,“在我看来,他的接发环节改善最为明显。”纳达尔并非最先提出这种看法的人,但却是最具分量的一位。不仅因为这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而且在此之前他可是交手纪录23-11遥遥领先。
纳达尔第一次击败费德勒要追溯到2004年了,那时他才18岁,而随后的交手也印证了他是瑞士人十足的克星。他从马洛卡的土场上练就的正手斜线球,是巡回赛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面对费德勒时,乐此不疲的瞄准其反手位,收分轻而易举。同理还有他那旋转强烈的发球,特别是在二区时,弹跳高度甚至高过了肩膀,于单反球员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克雷特加回忆道,2001年法网1/4决赛面对费德勒时,他也祭出了这一策略。“赛后我和父亲谈起了这场比赛,他说‘这孩子打得很好,但在场上总是犯错,特别是反拍击打高弹跳来球时。’然后我就说,‘确实如此,这也是我唯一能占到优势的环节了。”

克雷特加和费德勒
多年来,费德勒始终在寻求改善反手的方法。当面对高弹跳来球时,力量的拿捏和对球路的控制都变得愈发艰难。巅峰时,他之所以能斩获那么多大满贯,主要凸显了其技术的全面性。但在面对纳达尔时,反手的漏洞越来越明显,西班牙人也借此在两人的伟大交战中一路保持领先。
四年前,费德勒终于痛定思痛,着手修复这个漏洞,而第一步看起来格外简单......
五:更换武器
没错,第一步就是换拍。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放弃一把助你斩获了17座大满贯的武器可绝非易事。顶尖球员们多年来早已和球拍融为一体——构造、握力、触感......即便是极其微小的改变,他们也能轻易感知。
“我曾试图劝过桑普拉斯更换大拍面,但却从未成功,因为他实在用的太习惯了。”安纳孔补充说,“但罗杰呢,首先他知道换拍的优缺点,其次他也敢于尝试,问题的关键在于选取一个合适的换拍时机。”

2013年刚换拍时,他正深受背伤的困扰,“即便他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很难适应,因为伤病实在是太严重了。”安纳孔解释说,“他知道即便是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仍需要选取合适的时机,不断进行调整。到2017年我们都看到了,他适应的有多好。”
2014赛季,费德勒正式邀请埃德伯格加入团队,瑞典人是最出色的发球上网型球员之一,他的到来为费德勒的打法注入了更多侵略性。从那时起,费德勒的反拍开始着力打造成进攻武器——用来赢得分数,而不是延长回合。他通过增加上网频率来压迫对手,这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段循序渐进的演变,以期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也正是那段时间,费德勒确立了化繁为简的理念,通过压缩回合来取得胜利。但他最终在2015年年末与埃德伯格分手,取而代之的是好友柳比西奇。乍一看这似乎是个古怪的选择,让仅收获过一座大师赛冠军的球员来辅佐史上最佳?但仔细思索其中原因,不难发现,三方面优势让克罗地亚人足以胜任这个职位:他在生涯早期曾3次击败过费德勒,因此对其软肋了然于心;他的单反攻势十足;他也曾是一名战术大师。
柳比西奇从不接受专访,费德勒也很少谈及两人的关系,虽然从当事人口中得到的信息甚少,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费德勒的反拍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去年的澳网决赛,即便决胜盘1-3落后,他依旧抓住每个机会用反手进攻,加快节奏压缩纳达尔的反应时间,令其无法将回球撕开角度。

显然,半年的休赛期他并没有闲着,尽管很多人认为他不可能再重回巅峰,退役的传言甚嚣尘上,但费德勒按部就班的实施着复出计划,正如纳达尔所言,在接发和反手训练投入了巨大精力。“看看他在澳网的比赛吧,反手越用越频繁、站位永远压着底线。在迪拜他就是这么训练的。”麦克唐纳德补充说。
从墨尔本的那场五盘大战之后,费德勒已经取得了对纳达尔的四连胜,反手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

六、常青的首要秘诀
能保持高水准的竞技水平,并取得长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一个广为认可的简单回答就是——保持健康。职业生涯的持续性是区分高手和普通球员的重要标准,而费德勒更是管理身体状况和赛程安排的大师。
除了反复折磨的背伤,费德勒的整个职业生涯都保持着健康。这是幸运?或许吧,但从1998年转为职业球员开始,他的成功远不能归功于幸运。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项长期制胜的法宝,这也是他无限风光的职业生涯背后的最大秘诀。
“他之所以成为网坛常青树,一部分是由于他的养生方法,另一部分是因为他的打法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度压力。”鲍尔斯评论道,“我认为他的单反打法是保持健康的因素之一,这样可以给身体减小压力;还有开放式的正手握拍,这也是使他的身体压力比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穆雷小的多的原因。其他球员在击球时后背经常会出现轻微的扭曲,这也就不难解释很多球员都会受到严重背伤和臀伤的困扰。”

简言之,他的打法不仅赏心悦目,这么多年来也助其维持了身体健康。“过去,球员们的想法都是‘如果停下了几个月,恐怕我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他们很少修整,伤病也愈发严重。”莫拉托格鲁说,“但是罗杰可不这么想,‘我还要打很多年,但我不再年轻了,身体的承受力也远不如20岁出头那会儿了,那我就少打点比赛吧,专攻大满贯等大型赛事就好。’他向我们证明了,如果你合理安排自己的赛程,休息六个月也没什么大不了。”
“过去,很多人打到30岁就退役了,因此你必须规划不同的赛程安排来延长职业生涯,但很多人却一直疯狂参赛,直到身体透支。”去年年终总决赛时,费德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能打到36岁,他已经超越了很多巨星,比约博格、贝克尔和桑普拉斯分别在26岁、31岁和32岁时就已退役。上赛季,他选择从冗长的赛程中脱身,退出了整个红土赛季,集中备战温网,而他也顺利的以不失一盘的表现拿下第十九座大满贯冠军。和费德勒一样,去年斩获两座大满贯冠军的纳达尔也是从16赛季末的一段休养中强势回归。同理还有风光无限的威廉姆斯姐妹,精简赛程是她们的秘诀。这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费德勒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可以说,费德勒去年的赛程安排,给众多老将提了个醒,可以集中精力专攻自己擅长的场地。“这是他比其他人聪明的地方,他知道哪项赛事对自己更重要。”贝克尔说,“我想他的妻子米尔卡在这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将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让费德勒得以全身心的投入赛场,呈现最完美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如此成功,我认为这也是关键所在。”
诚然,帕格尼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但费德勒常青的职业生涯,主要还是归功于他主观上有别于其他同时代球星的那份深谋远虑,以及对待自己身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