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含义: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夏至节气的含义:一年白昼最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至”是“极”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夏至日这一天,整个北半球迎来了白昼最长的一天。我国白昼最长的是漠河,昼长近17小时;最短的是曾母暗沙,昼长12个小时多。我国南北白昼时长差距近5个小时。
关于夏至节气的由来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被最早确定的一个,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节,因而要注意养生。夏至的习俗主要有吃面、吃麦饭、吃麦粒、称重、吃狗肉、戴枣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们的祖先就通过测日影确定了夏至,一般在阳历6月22日。并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仪式,那时候人们认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病、荒年与人民的饥饿。
夏至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候。《惜遵宪度抄本》说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礼记》中还记载了夏至时的农作情况:“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模荣。”为什么夏至时割鹿角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以后,阴气逐渐转盛而阳气日渐衰弱,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这时不割就错过时节了。
夏至有很多习俗,最盛行的是吃面。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夏至吃面的习俗。清代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道:“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不过同是吃面,不同地方仍有不同的吃法。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先炸好酱,然后再把面条煮熟,用凉水过一下,再调上炸好的酱,就可以吃了。有些人家还拌上些黄瓜丝、水萝卜丝、黄豆芽等,味道更佳。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常常把面拼为薄饼,烤熟后夹上豆荚、青菜、豆腐和腊肉等,先祭祖,祭完祖再吃,还可以馈赠亲友。
有些地方这一天还时兴称重量。据说在夏至这一天称了体重后,高温酷暑都不怕。现在夏至称重的习俗很少了,不过古时候缺医少药,一旦生病就难以很快痊愈,人们对夏至称重情有独钟。这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称重时,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还有人报重,场面十分热闹,就像过节一样。称完重,还得吃麦饭或麦粒。麦饭怎么做呢?夏至前一天晚上,妇女就要把新元麦用凉水浸泡,泡上一晚后,元麦就变得圆滚滚的。到中饭时,将元麦与大米掺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切碎的新鲜洋葱一起下锅煮,煮开后再用文火炯,炯上一二十分钟就可以了。这种麦饭比较粗,也比较香,因而要慢慢吃。吃麦粒就更简单了,直接将麦子煮熟就可以给小孩吃。
广东很多地方夏至时还流行吃狗肉,那里有句俗话:“夏至狗,没处走。”我国其他地方一般是人冬时吃狗肉,认为可以壮阳、暖身。而他们认为夏至这天吃狗肉也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有句话可以道出他们的观点:“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就是说,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寒风暴雨的侵袭,会少感冒,身体好。
有些地方还有夏至头上戴枣花的习俗。夏至这天女子们戴枣花,据说可以避邪,特别对治疗腿脚不适很有用,因而她们在戴枣花时,往往还要念叨:“脚麻脚麻,头上戴朵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