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印度的IT行业可谓“极度发达”。毕竟,亚洲工程师在美国硅谷的比例高达80%。欧美互联网公司90%的软件程序是由印度委托的;印度还占据了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它服务外包。换句话说,印度的IT产业主要承担着西方IT产业的低端产业链,可以说是专业的搬砖公司。
因此,在2005年至2015年互联网的黄金十年中,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涌现了许多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而印度则没有。
印度并不缺少精英阶层。他们拥有世界顶尖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并培养了许多人才。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和谷歌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印度人,在百事可乐,联合利华,标准普尔等公司工作的印度高管很少。
但是,由于印度缺乏硬件设备和长期的低端IT产业链,这些最有能力发展印度IT产业的精英不愿留在印度。
印度的IT行业受到特朗普签证政策的重创,但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过去的梦想中醒来。
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实在太差了,所以发展不出来这样的巨头。虽然印度人口众多,但是光是人口多并没有什么用,众多的人口反而导致印度发展缓慢。
印度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的,这两大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和网民数量。基础决定万物,没有基础设施就没有了好用的物流,电商也好网购也好,最终都要落实到实物商品。而能够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都要落实到消费者才能得,看得见体验得着的消费服务,而这些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相对于印度,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就搞得很好,中国的快递小哥可以骑着电动车,奔驰在乡间小路。虽然印度小哥也能做到,但是快递小哥的前面,需要的是物流企业用发达的航空、公路和铁路运输,把无数的商品货物运送到国家的每一个城市。而基础设施的薄弱约束着印度的物流发展,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有很多的互联网用户,需要有一定的能够触网的消费者。而印度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一方面印度有着世界一流的IT人才,但是另一方面网民却少得可怜。最终需要支撑互联网企业赚钱的,是网民是消费者而不是IT人才。
印度虽然人口多,但是大多都文化程度低下。这些处了种姓制度造成的,还有的就是印度的不发达。所以印度想要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是肯定跑不了的,还要加强人们的教育。
因为他们的资金能力没有中国的好,所以很难办成这样的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