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教育孩子要有度对不对

河南作文教育孩子要有度对不对
2024年11月17日 21:34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孩子的成长不仅靠老师、学校,还要靠父母、靠家庭,但现在
很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子女缺乏真正了解。有些家长用老一套方法,
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
。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
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遏制了
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怎样更好地和学校配合,教育好孩子呢
?这里给几点想法和建议。
1,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教往往存在“两极分化”。要么爱得死去活来,要么严得不
近人情。过份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从小不能
学着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以为别人的帮
助理所当然。有的父母则以“爱”为理由,对孩子过份严厉,经常
骂孩子,甚至打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听话,但渐渐失去自尊、
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挠的劲头,失去敢于说真话的愿望。
理想的家教应该“爱有方,严有度”,父母要对孩子多说一些鼓励
的话,多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相信孩子一
定是最好的。
2,不要替代孩子选择。
家长对待孩子,常有一种“不放心”的心理,很多事情都帮着
孩子做。从小帮着孩子穿衣服,从小让孩子跟大人睡,孩子上学,
帮着检查文具书本,不让孩子干家务活。甚至长大了找工作、结婚
,家长都要大包大揽。在这种包办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试试看的
心理被抹杀,变得懒惰、依赖、怕苦怕累、没有主见、不负责任。
孩子能做的事,要早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关键的选择,要让孩
子自己去选,以便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3,对多元智力的认识。
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HowardGadner提出的人
的多元智力理论等到人们普遍认可,这种理论认为,人至少独立存
在着7种以上的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
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
力,交往—交流智力等。这些智力在不同人身上,错综复杂地以不
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使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
方式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表
现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应
该多种多样。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结论,教育孩子一定要善于发现
他的长处,予以挖掘发扬,最终就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4,错误与成功同样重要。
大多数家长总认为“孩子犯错不好”,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
,错误和成功一样不可避免,一样有意义。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就
是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过程。孩子因为害怕犯错
,什么也不敢尝试,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成长,那才是最大的失
败。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成功。孩子有了错,家长一定要
平静对待,当它是一件好事,当它是孩子进步、成长的机会,切勿
大惊小怪、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孩子犯错,而不给孩子尝试与
实践的机会。
5,学会夸奖孩子。
大家现在都知道赏识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奖要公正合理,
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产生
疑问,起不到激励作用。如果夸错了,孩子就会把错的当成对的,
产生坏作用。其次,夸奖要真实,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
积极回应。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会感到是在骗他。家长
对孩子每一点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真心和亲情
的感染,树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三要夸奖及时
,否则事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氛围,夸奖作用也会降低。夸奖的
形式很多:除真诚的语言外,还有赞赏的目光和微笑,亲切的拥抱
,轻轻的抚摸,等等。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时刻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举止,经常夸他的优点和进步,让孩子充分感受
父母的信任和鼓励。
6,教孩子欣赏别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独生子女常常是别人围着他转,他们很少考虑他人,更不懂欣
赏别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合作,给人际关系带来麻烦,对未来的事
业不利。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会正确看待自己
,才能与别人合作好。可经常请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动
,引导孩子欣赏别人。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每遇到一个人,都
能向他们学习一个优点,那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7,帮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
我们的家长朋友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
比如,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没有机会去做事,自尊和自信就无从
建立,做人的根本就不能确立。我们应经常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
我决策行为予以鼓励。我们在批评孩子的错误之前,首先要表扬他
好的方面,这样维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错了,仍要表
扬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行为,然后再解释他为什么错了,这样才有助
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很多批评可以变成对孩子提
出问题,其效果也会比批评更有效。
8,把握教育孩子的契机。
教育孩子的时机有很多,如安排孩子做家务,到邻居家借东西
,让他们自己买日用品,等等,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
到难,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契机很多,关键在于“
把握”。孩子的生日、儿童节、新学期开始等是很好的契机,可以
借此鼓励孩子闯过难关,迈上一个新台阶。孩子犯错、考试后、参
加活动前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好好地利用这些契机教育孩
子,会取得平时难以取得的效果。
9,培养孩子超越自我、自我发展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谁也不能靠着一点知
识和本事,到处通吃、一辈子通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
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必须让孩子具备一种永不满足、不断奋进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
点点滴滴引导孩子正确地、理智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分析,认识
自己有哪些长处,哪些劣势,进而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战胜
自己。孩子有了一些成绩,就肯定他们,并提出新的目标,激励他
们不断进取。久而久之,孩子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10,教育孩子需要一个过程。
当我们看到植物“开花”了,很自然地就要想到“结果”。其
实,从开花到结果是需要很多步骤的,教育也是如此。在教育孩子
方面,不少家长缺少耐心,不明白“过程”的必要和重要,对待孩
子学习、犯错误等问题,表现得急躁,没耐心。忽视过程的教育,
是一种虚荣和功利的表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回避这种心
理!教育孩子,要懂得:责任心比虚荣心更重要!诚实和勤奋是最
终成功的基石。
1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丧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
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祸。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对父母所付出的艰辛劳
苦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劳的孩子,才会理解父母
对自己的付出,也才会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随时准备回报父母
。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相当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学
习生活的费用,已无须通过艰苦奋斗甚至挣扎才能获得,孩子常常
感不到父母的艰辛。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重要外因。
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压力。而父
母为了让子女集中精力学习,也不愿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
艰难。相当多的父母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
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父母给孩子从
小就确立了“读好书”就是最好报答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孩子
也自然就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所以当他真的长大,到了应该懂事
时,他依旧有如此价值观,尽管进了大学,他也依旧会提出各样要
求,并希望父母能无条件的满足。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艰难,要经
常引导他们从小就及时对父母作力所能及的回报。“惯子如杀子”
,你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吃,还是每次让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吃?你能
让孩子明白孩子每天生存的保障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吗?我们不但
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
12.学会与学校、老师沟通,合作比抱怨好。
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关心得就少了,只是偶尔通过孩子
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由于是间接了解,难免有些片
面或不客观。以至于和孩子,和学校,和老师之间发生一些误解,
再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解决,最后适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学校、
老师,都不可取。当我们真诚地和老师用心沟通,一些问题就会迎
刃而解。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理解孩子、理解学校,给孩子做好榜
样,尊重老师,和老师密切联系。懂教育的家长一定会承担孩子成
长过程中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我们不可以把教育孩子这样的头等
大事100%交给学校。
13.身体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
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实上,如果一个
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会成为
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
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
鲁的毫无教养、甚至危害社会的人。这些都是“薰陶”的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教育孩
子应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说是说做是做,一边要求孩
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
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的父母
是难以教育好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不段提高自身素质和道
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有关教育知识,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成长
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
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