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里的充分就业均衡的概念

2024年11月15日 09:23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既然你要的是通俗解释,那么我也用通俗的方式来回答你。
产出就是用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的全部价值,这个价值应该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这个是没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价值也必然体现为一国全部国民的收入,和支出。
通俗一点讲,就好比只存在两个人的经济体,其中一个人a用一年的时间铸了一柄剑,而另一个人b用10两黄金买下了这柄剑。
那么a在这一年创造的价值的实体,也就是产出,就是那柄剑。而产出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衡量的话,就是10两黄金。
而当我们分析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a在交易过程中收入10两黄金。
b在交易过程中支出10两黄金。
——没错,你的问题的主干是收入和支出的概念是啥。其实这两个概念很简单,就是市场上所有的交易产生的收入或支出的总和。这里,交易只有一个,所以其总和就是10两黄金。对于一国来说,所谓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也不过是像这样的交易中产生的收入与支出全部加总起来而已。就这么简单。
而这个收入和支出的数字和用货币衡量的产出的价值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商品的市场价值是在交易中确定的,而交易不过就是一方的收入和另一方的支出而已。这三个值必然是相等的。
其实所谓的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用市场价值衡量的一定时间内一国的产出——当我们谈到市场价值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用总的收入和总的支出来估计产出的价值。
当然,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出都要拿到市场上去买卖呀~
的确。
所以接下来国内生产总值和测算就要涉及到如何计算库存商品的价值(一般按照市场价值计算)、gdp没有衡量一国的哪些产出(比如地下经济还有家庭生产)等等。
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而在忽略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第一个恒等式,也是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生产总值的逻辑基础。
所以你最后一句话的逻辑反掉了——
我们一般不是用我们核算出来的产出值来估算收入与支出的。我们一般是用我们核算出来的收入值和支出值来估算产出的。
以上。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继续询问。
p.s.
话说是不是开学了刚上完第一节宏观经济学课呢www?

网友(2):

凯恩斯对经济学由非常多的贡献。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