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教第一识到最后一识的详细介绍!

2024年11月30日 09:39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佛教中有“八识”,是说形成虚妄境界的八种分别和局限。

      “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比较好理解,就是人肉身的感知能力,这五种“识”造就“无明”(无明就是未知)。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人眼睛看到杯子,形成杯子得印象,就是”眼识“!但是杯子到底是不是人肉眼看到得那个样子呢?显然不是,杯子还发出各种光谱和辐射,还有无数未知的东西是杯子所具有的,这些人的肉眼看不见,但是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部分,一切没看的属性就被舍弃掉了。这就产生了“无明”得局限,因为我们看到得杯子只是“冰山一角”,杯子的整体属性隐没于肉眼可见世间之外了,这个肉眼认识之外的部分就是无明。

         当看到杯子以后,再区分出不同,有分别心,就是“意识”。比如区分出杯子得质地,色泽,形状的时候,就是在分别不同,也就是把印象分类,这就是“意识”。

         当根据杯子的印象有所取舍时,就形成执着,造就“末那识”。比如,看红色杯子比黄色得好看,看方的杯子比圆的得舒服……这就是执着心,就是有取舍了,形成的意识就叫“末那识”!

         当把分别执着推广及他是,就形成习气、习惯——就是“阿赖耶识”。比如,用红色的杯子用习惯了,越看越好看,大家也都认为你喜欢红色,久而久之,自己就真的认为红色代表自己,选择其他东西时就会不知不觉的照样选择红色。这种习惯习气就是“阿赖耶识”



     总结:

  •     “眼、耳、鼻、舌、身”五识——形成对世间得印象,背后产生未知世间——造就无明

  • ”意识“——区分、归类印象——产生分别心

  • ”末那识“——对印象进行取舍——产生执着心

  • ”阿赖耶识“——取舍形成一定习惯、习气,推广及他——产生妄想心

      

             佛法告诉我们,当放弃分别、执着、妄想,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平等,慈悲,清净心看世界,才能看见真如本性,破无明妄想。放到”八识“理论中解释,就是:人的感知实在有限,切不可根据这些对世间形成一定印象,其实形形色色没有不同,既然是共同一体,就没必要执着不放,越执着不放就越看不见真世间,越执着不放杂念越多妄想越多,越想越错,越做烦恼越多。

     

              这就是”八识“意义。

      


        

网友(2):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眼识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耳识
  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鼻识
  鼻子具有嗅觉,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舌识
  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身识
  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同样他也只具有触觉的功能,一区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意识
  它又称“心识”,其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预知推断或机体觉外,佛法重点在于通过修炼达到“心识”不受五尘传递而干扰,心中不为所动,最终做到六根清净的目的。
  此外,它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前六识合称了别境识。

  末那识
  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善恶的分别心。由于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chen)、痴、疑、慢和爱恋与憎恶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可因它执着自我,故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即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音alaya的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故有我爱执藏义。
  其它解释
  初发菩提心菩萨须修行‘六波罗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谓‘六波罗蜜’?即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此六波罗蜜可使学佛修道者,从生死苦恼此岸,度到涅槃安乐彼岸。而所谓‘般若波罗蜜’,乃指因众生无明烦恼,痴迷无知,故应靠智慧光明之般若来度脱,菩萨若修行般若波罗蜜,即能‘转识(八识)成智’,以了脱生死、超出三界,达到涅槃之彼岸。至于何谓‘八识’?依《大乘义章》云:‘八识’之义,出《楞伽经》,所言识者,乃是神知之别名也,随义分别;识乃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八种。八名是何?即所谓:
  (一) 【眼识】。谓眼根对色尘,而生见的了别作用,故称眼识。
  (二) 【耳识】。谓耳根对声尘,而生闻的了别作用,故称耳识。
  (三) 【鼻识】。谓鼻根对香尘,而生嗅的了别作用,故称鼻识。
  (四) 【舌识】。谓舌根对味尘,而生味的了别作用,故称舌识。
  (五) 【身识】。谓身根对触尘,而生觉的了别作用,故称身识。
  (六) 【意识】。谓意根对法尘,而生思的了别作用,故称意识。
  (七) 【阿陀那识(又名‘末那识’)】。此方正翻名为无解,体是无明痴暗心故。

  阿赖耶识随义傍翻之一,差别有八:
  (1)无明识,体是根本无明地故;
  (2)业识,依无明心不觉妄念忽然动故;
  (3)转识,依前业识,心相渐麤,转起外相分别取故;
  (4)现识,所起妄境,应现自心,如明镜中现色相故;
  (5)智识,于前现识所现境中,分别染净违顺法故,此乃昏妄分别名智,非是明解脱为智也;
  (6)相续识,妄境牵心,心随境界,攀缘不断,复能住持善恶业果,不断绝故;
  (7)妄识,总前六种非真实故;
  (8)执识,执取我故,又执一切虚妄相故。
  (八)【阿梨耶识(又名‘阿赖耶识’)】。
  此方正翻名为无没,虽在生死,不失没故。
  阿赖耶识随义傍翻之二,名别有八:
  (1)藏识,如来之藏为此识故,是以经言,如来之藏名为藏识,以此识中涵含法界恒沙佛法,故名为藏,又为空义所覆藏故,亦名为藏;
  (2)圣识,出生大圣之所用故;
  (3)第一义识,以殊胜故,故《楞伽经》说之以为第一义心;
  (4)净识,亦名无垢识,体不染故,故经说为自性净心;
  (5)真识,体非妄故;
  (6)真如识,论自释言,心之体性无所破故,名之为真,无所立故说以为如;
  (7)家识,亦名宅识,是虚妄法所依处故;
  (8)本识,与虚妄心为根本故,名别如是。
  由此观之,八中前六,有所了别可名为‘识’;后之二种,云何名识?
  释有两义:(1)后二虽非了别之因,而是了体,故名为识;
  (2)八识并有了别之义,故通名识。
  云何了别?了别有三:(1)事相了别,谓前六识;
  (2)妄相了别,谓第七识;
  (3)真实自体了别,谓第八识。
  了别既通是故八种俱名为‘识’,名义如是。八中前六,随根受名;后之二种,就体立称。根谓眼耳鼻舌身意,从斯别识,故有六种;体含真伪,故复分二。就前六中,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依此生心,能有了别故,名眼识乃至意识。
  总而言之,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如法(三藏十二部经典)’修学,将能获得‘般若波罗蜜’而登涅槃之彼岸。何以故?盖‘般若’能度愚痴,般若意译为净智妙慧,简称胜慧,又名智慧。是从实相般若本体,生起观照般若妙智。因有智慧,故对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能把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把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而至究竟涅槃。
  十识
  即于八识(眼识心、耳识心、鼻识心、舌识心、身识心、意识心、末那识心、阿梨耶识心)外,加上多一识心(一切一心识)及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共为十识。性灵集卷七称之为十虑。十识有三种:

 (一)真如门之十识。即八识加上多一识心及一一识心。依释摩诃衍论卷二载,十识中,前九种心不缘真理,后一种心缘真理而为境界;此乃于生灭门立八识,以生灭所入为第九识,真如所入为第十识。

 (二)生灭门之十识。同论同卷之中,另出增数十识之说,即于阿梨耶等八识上加唵摩罗及一切一心识总为十识。真如门十识中之第十识一一识心即唵摩罗识之意;此十识系于生灭门之位立九识,以生灭所入为第十识。

 (三)真生不二门之十识。据秘藏记载,密教以八叶之尊含摄一切心主,是为八识;以八叶及中台之尊含摄一切心主,是为九识;以十佛刹微尘数之一切心主摄于一识,是为十识。(参阅‘一一心识’1、‘一切一心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