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襁褓——古代人未满周岁的儿童
襁褓 [ qiǎng bǎo ]
释义: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引证: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二、孩提—— 2-3岁
孩提 [ hái tí ]
释义:
1、指幼儿时期。
2、儿童;幼儿。
引证:何其芳 《<燕泥集>后话》:“这个名字我很喜爱,因为它使我记起了孩提时的一种欢欣。”
三、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不分男女都这样代指
总角 [ zǒng jiǎo ]
释义: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幼年。
垂髫(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引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笔顺
四、黄口——10岁以下
黄口 [ huáng kǒu ]
释义: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2、指幼儿。
引证:阿英《夜》:“孤儿寡妇的哀号,白发黄口的凄吟,一切的经过,又完全涌上心头。”
五、垂髫——七、八岁儿童
垂髫 [ chuí tiáo ]
释义: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髫(tiáo):小儿下垂的头发。
引证: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