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好习惯?

2024年11月17日 06:51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养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明白做事主次和轻重,养成了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才能从容地应对学习,才能在有条理的生活中,轻松地、快乐地成长。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好习惯呢?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想让孩子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那么,父母自己就要先养成有条理、有计划的好习惯。

试想,一个平时做事没计划的妈妈,又怎么能培养出一个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的孩子呢?如果妈妈平时都习惯把自己的东西乱放,那么,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呢?

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想要让孩子养成生活有序的人,那么,父母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二、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

很多孩子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是因为他总是把东西乱放,不懂得把自己的东西区别开来,整齐归类地摆放。

所以,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能程够自己收好自己的东西,就要教孩子学会分门别类。例如告诉他,书要放在书架上;衣服要放进衣柜里;玩具要收进玩具箱……

只要父母每天都记得提醒孩子,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那么,孩子会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慢慢地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了。

等孩子看到一本书不小心放进了玩具箱里时,他觉得很不舒服,马上拿起来放回书架上,那么就说明孩子已经养成分门别类的意识,学会整理东西了。

三、让孩子学会“物归原位”

很多孩子在家里都习惯把自己的东西到处乱放,等下一次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着,只好让大家都帮他一起找。这样,不但自己麻烦,还给父母增加了麻烦。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坏习惯,一定要提醒孩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父母可以把把整洁、有序对生活的意义告诉他。千万不要认为,收拾东西这些事情,都是生活的小细节,孩子不愿意做也没关系,反正自己也有空,帮他收拾就行了。

因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会受到这些“细节”的影响,只有让孩子在细节上养成好习惯,他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教导,那么,可以直接让他尝一尝“需要使用东西,但是却找不到”苦果,例如,上学前孩子找不到自己写好的家庭作业了,那么,就让他回校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处罚,这样,一定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他就会注意的了。

四、给孩子找一个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平时如果孩子做事没计划、没条理,而父母怎么向他强调,他都不当一回事时,父母不妨给他找一个年龄相近的、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小伙伴,让他们经常约着一起玩,这样他也会受到小伙伴的影响,而养成好习惯的。

因为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可以把事情做得那么好,但是,自己却不会的时候,他心里会产生一种想去做、想去学的欲望,驱使他去向好朋友学习的。

结语:

其实,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不但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这种好习惯,让孩子学会目标明确、高效做事,提高孩子的能力和素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网友(2):

首先家长也要自我约束,做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家长应该一点点的疏导,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是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这对今后的思想发育太重要了。但孩子年纪小,接受能力有限确实可以通过一些读物帮助理解的。

网友(3):

假期期间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家长要抓住这段时间,帮助孩子提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

  • 建议:

  • 1. 假期伊始,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份科学的假期时间表。要围绕着孩子假期的主要任务进行分解。制定过程中可以与孩子商量,跟孩子的意见结合起来。

    2. 及时给予孩子奖励。如果孩子当天或当周的计划执行得好,不妨给孩子一些鼓励,例如允许孩子第二天多玩一个小时,或者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

    3. 因为突发情况原定计划执行不了怎么办?要教导孩子学会合理调整,重要的事情优先执行,实在完成不了的可以推迟,但要保证完成。

    (该内容来自《中国教育报》)

网友(4):

自己首先就要有这些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