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却不选择与张良萧何比较,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管仲乐毅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与三国时期的历史格局更为相似。二是张良萧何辅佐刘邦一统天下,诸葛亮自知没有那样的能力,所以降格以求,选择了没有统一天下经历的管仲乐毅。
一、管仲乐毅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与三国时期历史背景高度相似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名存实亡。各地群雄割据,许多诸侯称霸一方,为了争夺土地、城池、人口,还有霸主之位,彼此之间连年征战。管仲和乐毅,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登场,他们纵横捭阖,如鱼得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自己的主公成就霸业。
三国时代与春秋战国高度相似,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东汉王朝汉室倾颓,有名无实,大大小小的诸侯和军阀遍地开花,为了利益明争暗斗,人人都想消灭对手成就自己。诸葛亮正式基于这种高度相似的历史背景,才会想效仿管仲乐毅,在乱世居面中凭借自己的超群能力,成人达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张良萧何辅佐刘邦一统江山,诸葛亮自知做到这一点难度太大,因此选择了未能统一天下的管仲乐毅。
张良与萧何,和管仲乐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最终辅佐刘邦击败所有竞争对手,成功地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而管仲和乐毅,只是阶段性、局部性地帮助主公成为诸侯的霸主而已,历史成就明显要小于张良萧何。
诸葛亮是聪明绝顶的人物,自知才干无法和张良萧何相提并论,想要像他们二人一样,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王朝,难度实在太大。如果大话吹出去,声称自比张良萧何,最终却没能一统天下,岂不成了贻笑千古的笑话。故此他才会降格以求,选择了更为现实的管仲乐毅作为人生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