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夏”一词的来源

2023-12-20 14:29:59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本节引入了新的术语“泛华夏造山运动”和“泛华夏造山带”,并建议分别代替在我国地学界长期和广泛使用的“加里东造山运动”和“加里东造山带”一词。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中国地质学家已经约定俗成地长期使用了“加里东”这一术语,并确认该术语系指发生于古生代早期的造山作用。在此,作者建议“泛华夏”一词毫无标新立异之意,而是随着地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再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建议”,供同行参考。

“泛华夏”一词来源于“泛华夏大陆群”(潘桂棠等,1997),它像“泛非”一词一样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称,而代表广大的中国古陆。由于“华夏古陆(Cathaysia)”专指扬子克拉通以南的华南变质地体,如果翻译成Pan Cathaysia 易造成混淆,因此,采用了华夏一词的译音(Pan Huaxia)。潘桂棠等在《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一书中全面介绍了“特提斯洋(Tethys)”早期的概念和该术语含义的演化,阐述了“泛华夏大陆群”的组成和特点。在“泛华夏大陆群”这一术语提出以前,黄汲清等曾认为太平洋古陆包括西伯利亚的科累马地块、锡霍特阿林地块、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华南、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日本、北美西部濒太平洋部分,甚至包括了塔里木克拉通,并认为这个大陆范围较小,建议另建新术语。1994年潘桂棠和陈智梁分别提出“华夏古陆群”和“古华夏大陆群”的概念,并于1997年修正为“泛华夏大陆群”。上述作者多次撰文强调“泛华夏大陆群”与特提斯洋形成、演化与消亡间的关系,认为泛华夏大陆群自晚前寒武纪以来与冈瓦纳和劳伦构成“三足鼎立”之势。他们所提出的概念和地质事实对今日研究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泛华夏大陆群”的概念提出再讨论。首先它是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联合地质体,是介于古亚洲洋和原特提斯洋之间的大陆岛链,它的生命大致延续于寒武纪(或更早)至古生代末期,它的地理范围,即它所包含的地质体随时间的演化不断有所变化,因此在研究泛华夏大陆群时,应赋予时间维的概念;第二,寒武纪/奥陶纪之交是泛华夏大陆群最初聚合的时期,经过奥陶纪至志留纪的造山作用,众多陆块和其间的弧-盆体系聚合形成最初的泛华夏大陆群,此时在我国境内至少包括了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以及其间的西昆仑、阿尔金、阿拉善-龙首山、祁连地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柴达木和北秦岭地块等,造成这次聚合的造山作用,前人称为“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即是作者建议改称的“泛华夏造山作用”;第三,罗迪尼亚超大陆西缘即劳伦、澳大利亚和塔里木-扬子大陆之间的裂解虽然在820Ma左右即已启动,但现在保存的从南华纪至寒武纪初期发生的裂解作用记录主要为陆内裂解,而洋壳的形成、大陆漂移、俯冲和碰撞作用发生于寒武纪,并延续至400Ma前后,因此“泛华夏大陆群”中520~400Ma是热-构造事件的频发期,也是“泛华夏大陆群”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第四,“泛华夏大陆群”随着古亚洲洋在二叠纪末的消亡而被重新组合,组成“泛华夏大陆群”的大部分地质体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聚合,并成为联合大陆(Pangea)的一部分,然而此时的华南还游离于联合大陆边缘,直至印支造山运动完成才最终成为东亚的成员;第五,联合大陆裂解后,随着印度大陆向北漂移,新特提斯洋中的地块和新生弧-盆体系不断拼贴至东-西昆仑之上,但此时的东-西昆仑已不再是“泛华夏大陆群”的成员,而属于欧亚大陆南缘,因此从新特提斯洋打开,进入了一个以印度大陆向北漂移,并逐步与欧亚大陆汇聚的历史,这一段历史已不存在与“泛华夏大陆群”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界定了“泛华夏大陆群”的含义后,我们可以看到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是形成“泛华夏大陆群”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因此我们采纳“泛华夏”一词,建议将我国的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统称为“泛华夏造山运动”。中国古大陆古生代早期多岛-弧-盆系所形成的造山作用,出现呈指状平行或部分交叉的多条由蛇绿(混杂)岩所组成的缝合带,指示多个小洋盆、洋岛、陆岛边缘岛弧及洋内岛弧的存在;同时还出现由先存陆壳组成的规模不等的大陆岛屿,它们在造山过程中可以经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和变形,从岛屿内部的轻微变质、变形到边缘的强变质、变形,甚至有的陆岛整体俯冲遭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因此,在这一类型造山带中难以确定主缝合带的具体位置,造山带内组成物质特别复杂,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变质、变形和岩浆活动差异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