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人为什么要阻碍中国人穿汉服

2024年11月28日 01:47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旗袍,泛指旗人所穿的长袍。只有满族人民才有资格称之为其民族服装。有人也许会说,中国人穿了三百多年旗袍马褂,尤其在后期,旗袍经过改良,又吸取了西式裁剪方法,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的标准服装。

服装当然是有时代性的。不过,西服再穿上三百年,也决不是中国人的民族服装。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旗袍。尽管汉人在满州贵族的“剃头令”下剃发易服,穿了几百年旗袍马褂;尽管在这几百年里,旗袍花样翻新,款式层出不穷,长袖变成短袖,四面开衩变成左右开衩,宽大变成吸腰,…,它仍然是清旗长袍的衍生物,而并非汉族的民族服装。这个结论,只要看看旗袍的特征:盘扣、立领,便不难得出。

那么,汉族的服装是什么样子呢?至少从春秋战国时代起,汉族的服装就基本定型,并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剃头令”)。汉族的袍服虽然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等等,但宽衣、博带、广袖、无扣,一直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显著特征。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但可悲的是,“汉族是全世界唯一被剥夺衣饰文明的民族,也是唯一为了保住自己的衣冠文化而被杀得人头滚滚的民族。” 仅仅失去了民族服装,尚情有可缘,情有可悯;但如果把征服者用刀剑强加于身的耻辱的标志,刻意遗忘并坦然接受,则是可耻的。

360年前,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后,下令全国剃发,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各地汉人为维护民族尊严,浴血反抗,虽赴汤蹈火、举家殉难也在所不顾。清王朝为此数度血洗华夏,杀人盈野。江阴人反抗剃头令之时,阎应元曾题东城楼门:“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弑敌,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引千人巷战,自弑前对从者说:“为我谢百姓,报国事毕矣”!江阴城破后,清军下令“满城屠尽,然后封刀”,全城人民争先拼死,无一人降者。其后江阴乡民被迫屈服,“剃发之夕,哭声遍野”。

网友(2):

不仅满清,中国每一朝代都会对前朝的一些东西进行出革除,最先动手的就是衣服,因为衣服是一个民族表层上的共识。

网友(3):

奴化,这样才能统治。就像现在让你信俄国大胡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