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门头沟

为什么叫门头沟
2024年11月24日 02:51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门头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门头沟的位置在圈门。

明代,都城北京长期受到蒙古威胁,朝廷在京西山区修建了内长城,作为保护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朝廷还在每条山路的关键部位修建了关城,驻军把守。当时,门头口村也建有一座扼守古玉河大道咽喉的关城。

入清之后,长城内外一统,京城西部的关城失去了军事作用,关城的城台上修建起了庙宇,逐渐演变成过街楼。由于玉河古道从关城下面通过,而关城的门洞又是拱券形的,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建筑称为“券门”,依谐音叫作“圈门”。

以过街楼为界,这条沟谷分成了两部分,过街楼以西称为“门头沟”,意思是“圈门前头的沟谷”;过街楼以东,以地处沟谷出口的村庄命名,叫作“大峪沟”。

门头沟圈门:

扩展资料

门头沟历史:

周初分封,设燕、蓟两国,门头沟区域属蓟。燕并蓟后,归属燕。战国时期,区境东部,即今龙泉、永定、潭柘寺三镇属燕国渔阳郡,其余地域属燕上谷郡。秦并六国后,区境属广阳、上谷二郡。西汉以后,区境属幽州的涿郡、上谷、广阳等郡。

隋唐时期,本地政区调整频繁。隋初,区境内今上苇甸、王平镇范围以东属幽州蓟县,其余地域属燕州沮阳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区境分属幽州的蓟、怀戎二县。

唐建中二年(781年),析蓟县西部与广平县东部置幽都县,区境东部属广平县。光启年间,置永兴、矾山二县,区境西部属矾山县。乾宁三年(896年),割据幽州的刘仁恭撤矾山县、幽都县,置玉河县。

五代之后,玉河县先属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后属金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天眷元年(1138年),玉河县废,区境归属宛平县。元朝时,区境内大部分属大都路(今北京)宛平县,仅沿河城一带初属矾山县,后归怀来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大都被改为北平府,后又改为顺天府,宛平县属之。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沿河城地区归属宛平县。从此,门头沟全境长期隶属宛平,直至1948年底门头沟全境解放。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区境内建立党的组织,领导工农运动。七七事变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在东斋堂村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抗日民主政权——宛平县政府。

1948年12月,门头沟全境解放,现龙泉镇、永定镇、潭柘寺镇一起脱离河北省宛平县,先后改称北平市门头沟区、北平市二十八区、北平市二十区、北平市十六区。

1952年9月,北京市十六区与河北省宛平县合并为北京市京西矿区。1958年5月,北京市撤销京西矿区,除部分区域划归房山区和石景山区外,主体部分设立门头沟区,沿袭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名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概况

网友(2):

  谈起“门头沟”的由来,就不得不提起门城泄水沟。门城泄水沟原为九龙山与南大梁之间一条天然的季节性河沟,从九龙山上流入永定河。圈门一带众多的煤窑一般都开在河道两侧,因而这里成为各煤窑的排水沟,由于煤窑不断增多,排水量也日益增大,随着水沟河床不断增高断面减小,造成排泄不畅,严重影响了煤炭开采。

  清代,京西的煤炭已成为京城主要燃料,为增加产量、平抑煤价,朝廷和民间于清朝初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六年(1801)几次对这条泄水沟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经人工开凿,门城泄水沟成为京西龙泉镇境内最大的一条泄水沟。泄水沟西起横岭,向东经天桥浮、圈门、东辛房,至城子下八十注入永定河。流域面积21.95平方公里,沟长8.1公里。下游平均宽30米,平均坡度为4%。

  作为圈门(门)村地区的谷地源头(头)排放煤矿井下废水的泄水沟(沟),该沟得名“门头沟”,圈门村一带也以“门头沟”作为了该地的地名,周边的谷地也因此而得名“门头沟谷地”。沟两侧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自古以来即为重要的农耕区和聚居地。这里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易开采,自辽代至今已开采了千年,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由于门头沟的煤炭闻名全国,解放以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此地设置行政区,并将最具地域特色的“门头沟”定为区名,门头沟区由此而来。

网友(3):

就跟你家为什么叫 户口门上户主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