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还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么关羽拿的是什么?

2024年11月20日 22:30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青龙偃月刀本来就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
《三国志 关羽传》“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是陈寿所写的关羽传的一个唯一的细节描写。主要讲的是关羽斩颜良的事。关羽当时看见了颜良,策马向颜良冲去,“刺”颜良于万军之中,然后“斩”下颜良的头回来。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动作,“刺”和“斩”。假设关羽用的是大刀,可以斩,但不能刺。这也再次证明,关羽所用兵器不可能是大刀。那么,如果不是大刀,又可能是什么兵器呢?
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其一,关羽用的是戟。前面已经说过,汉朝军队是广泛使用戟作为兵器的,连皇帝的卫队,都配备戟,所以有个武将职务叫“执戟郎”。戟这种兵器,很可能是矛改造而成的,尖端有矛,可以刺,两边有刃,可以斩。这就符合了记载,“刺”和“斩”。这是一种可能。
其二,关羽用的是矛和剑。矛也是当时的常规武器,可以刺,剑可以用来砍。这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如果你手边有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封面上的人物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骑在马上的武将,左手拿着剑,右手拿着矛,如此作战,就能符合“刺”和“斩”。

网友(2):

楼主可以去看一下美国国家地理的那个《中国十大夺命武器》 里面提到过关公刀哦~ 视频很精彩的~

中国古代兵器多达成千上百种,它们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具有刺、砍、切、划、砸、击和抓等功能,在功夫高手的手中它们都是致命的武器。但它们的杀伤力大小又各有不同。

刀和剑——是两种最可怕的功夫兵器,剑有薄而直的刃,在中国被称为百刃之君。比剑更重的刀,有个更伟大的封号——刀被称为百兵之帅。因为它是杀伤力最强的。剑像飞凤般轻灵,它的主要攻击招式是刺。刀像猛虎般凶狠,它的攻击招式是劈、砍和斩。剑有薄刃和锋利的双锋,因为剑是双锋的,使用起来更需要练习和技巧。刀较大较重,而且只有单锋因此俗话说“刀刚猛,以力取胜” 、“剑轻柔,以技取胜”。刀和剑很符合人体的比例,它们的长短适中,非常称手。它们在有效的攻击范围内是最佳的武器。舞剑很轻快、优美并充满动感。刺是剑最致命的攻击方式,撩是将剑锋由下而上挥动,点是以剑尖刺对手的肩或腕,它能让对手抛下兵器。劈是从上到下挥动刀锋这样能结合身体重量和手臂的力道,你甚至能跳起下劈,以落下的力道发挥刀的力量。侧砍也是一种重要的刀法,打斗者可以用正砍或逆砍攻击敌人的颈部或腿。缠裹脑是刀法特有的招式,兼具攻守的功能,它能化解敌人的攻击并立刻展开反击。在中国,剑不只是武器在古代,带剑的并不只有士兵,学者、哲学家甚至诗人都会佩剑,插在腰带的剑是荣誉的象征。它代表佩剑者是一位剑术高手。

剑的使用标志着一个人的武功修为,但要对长距离敌人进行打击。最主要的还是弓和弩。弓箭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弓通常是以竹子或木头制成,弓弦是以牛筋、鹿皮或丝制成。中国的传统弓箭常是战场的先发武器,它的射程可达100公尺。熟练的弓箭手每分钟约能射出十箭。传统的箭很轻,很难伤害披甲的士兵。机械弩比传统弓箭的威力更强,它射出的箭更重,准度也更高。有些弩一次甚至能射出五支箭。

大规模的战争,箭是必不可少的。可一旦短兵相接了,还是要看握式长兵器的。握柄很长的是长棍型兵器,是步兵防御战车和骑兵的最佳武器。长棍型兵器可以打落马和战车上的士兵。中国的矛很像欧洲数千年后的长枪,但青铜制的戈才是中国特有的兵器。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后,戈就成了标准的兵器。在东周时代,军队的标准兵器。功能就像现在的步枪。最早的长兵器就是戈,它是一项古中国特有的长棍型兵器。戈是在木棍或竹杆上绑上直角的刃,戈的上端平刃,约有20公分长,下方的直刃约有15公分。在古代战争中,戈和矛是标准的军事装备,钩形的戈能拉下骑兵。主要的攻击招式是勾和刺,攻击目标是敌人的头或心脏。棍是双手兵器,因此能训练平衡和协调,因此它是习武者的入门兵器。长兵器是指比使用者高的兵器,但并没有固定长度。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话,“一寸长、一寸强”。就攻击而言长兵器能增加攻击范围,就防御而言它能让对手难以接近造成伤害。矛和戟之类的长棍型兵器,是军方使用的长兵器,但民间的长兵器——棍,也能造成严重伤害。

鞭——在中国被称为软兵器,但它们一点也不软。中国铁鞭的材料不是皮革,而是金属环。铁鞭末端有个能碎骨破头的实心鞭头。铁鞭之类的软兵器,在战场上常被当成次要兵器。它是剑或矛等主要武器不见时的替代品,软兵器能弯曲,因此很容易隐藏。高手能利用软兵器展现出让人惊叹的技巧和协调性,以铁链相连的九节鞭能弯曲自如,末端尖锐的金属鞭头具有强大的撞击力。但软兵器最难学难精,九节鞭更加很难练,它能以曲线攻击,挥舞起来能让敌人眼花撩乱。铁鞭是民间杀手最爱用的兵器之一。尖锐的鞭头能出其不意地打碎敌人的头骨,甚至能从背后攻击,但它也有个缺点——习武者练习铁鞭受伤的机率,远高于练习其它兵器受伤的机率。中国武术界有句话说,“宁练刀剑,不练勾鞭”。这是因为练鞭很容易伤到自己。

功夫兵器有各种大小和形状,其中包括剑或矛等风行全球的兵器,也有长柄刀、峨嵋刺、鸳鸯銊和判官笔等,是中国特有的兵器。但不管它们的外形多么古怪,名称多么浪漫,它们都是杀人利器。

。。。。。。

网友(3):

三国时期确实还没有偃月刀,偃月刀是在元代才出现的马上长兵器。结合了北方游牧民族使用刀的习惯,而改良的长柄武器。在三国时期没有马镫,所以此时的马上作战武器其实是选择余地很小的。三国时期的马上武器能使用什么,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推论,权属抛砖,楼主自行考证吧。
1、主战武器。 毫无疑问是弓箭或者弩箭。无论是战车还是骑兵。弓箭始终都是主战武器。骑兵自从被赵武灵王推广以来,历经秦汉,始终都是以骑射作为主要杀伤手段。因为灵活机动性强,所以逐渐替代了战车,成为军力强弱的主要代表。但是通过骑兵去破阵的时代还未到来。骑兵主要是起到扰乱敌军聚集,出其不意的打乱敌军阵脚的作用,最明显的是象棋中骑兵的使用方法,马走日字。实际上就已经将汉初秦末的骑兵使用方法标出来了。骑兵就是从敌军肋部发起扰乱性进攻的部队,与横冲直撞的车兵有极大的不同。所以弓箭仍然是主战武器。
2、单手马刀和枪。长枪应该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主要是以冲撞性的进攻为主或作为投矛使用。骑兵的冲锋冲力很大,但是由于脚部还未能踩在马镫上,过强的冲力在杀伤敌军的同时自己也很有可能被撞飞,所以长枪的长度有限而且很可能是一次性使用的。而马刀是近身后最可能使用也最方便使用的近战武器。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武将而言,使用马刀是万不得已的,因为步兵的长武器比起静止在马上的骑兵使用的马刀而言太可怕了。
3、盾牌。是的盾牌不仅仅是步兵的配备武器,对于骑兵同样重要,在战斗中,极有可能盾牌是先背在背上,而后在不得已的冲锋之后保护自己侧面的重要武器,借助马的冲力冲过敌阵,分割敌人。最重要的不是杀伤谁,而是冲力强大,分割敌阵,造成混乱。这时最重要的不在于武器的精准杀伤而是自我保护,所以盾牌很重要,但由于使用不便,太重马的速度又会受损,所以极有可能是轻盾,单手可拿。
曾看过一本兵书中对于战国时期骑兵使用的方法介绍,对于骑兵的限制性因素还是很多的,比如不在不平坦的路面使用骑兵(尚未出现马蹄铁)。不在山地使用。不在刚下过雨的湿滑地面使用。同时对于战力而言,车兵在平坦道路上与步兵的杀伤比例要达到1比16-18人。骑兵则是1比8。但如果是骑兵或车兵静止后的战力还不如步兵1人。所以不得不说马镫,马蹄铁这些组建由多重要啊

网友(4):

本人补充一点,三国时期骑兵没有马镫,马镫是在隋唐以后才有的,所以不可能使用长兵器,否则一用力整个人就会从马上摔下来,当然也就否定了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可能。
按照估计,当时骑兵普遍使用的应该是一种类似环首刀的兵器,既可以直刺,有可以劈砍,这也符合《三国志》的描述。再重申一点,这仅仅是个人的推测。

网友(5):

三国时期都没有大刀,大刀要用双手舞,但是用双手就没有手拉缰绳了,而马镫是南北朝发明的大刀是明代发明的。再说,《三国志》中记载关羽“刺颜良于万军之中”,谁能用大刀刺??!!关羽用的是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