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取得何等成就,才能闹顶“成功人士”的桂冠戴戴,至今未见哪家权威机构颁布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过,从近年的报刊上可以看出,凡被扣上这一桂冠,浓墨重彩、不惜篇幅地大肆宣传的人,无非富商巨贾、企业老板者流,这就给读者一个印象:无论干哪一行,只有发了大财,才有资格享此殊荣。而日积月累,这类报道渐渐使国人心中形成一根无形的标杆,即“发财等于成功”。 这一标杆的形成,表面看来,应该归功于“主流”媒体。其实有其大背景在焉。发财等于成功,当然没错,想发财的人发了财,他成功了,自然就是成功人士。而用这一标杆来衡量,也的确英雄辈出,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泱泱大国,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也就难免导致多数国人以金钱多寡论英雄,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发财高”,人生在世,惟发财最有价值。而在其他行业干出成就却未发财的人,也就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的主流媒体,更是吝于将“成功人士”的桂冠戴在他们头上。 自古以来,发财固然可以称之为成功,但成功并非都等于发财。孔丘先生,中国之头号圣人、“万世师表”也。他开创的儒术,成为自汉以来历代王朝思想正统、官方意识形态的体现。然而,他老人家在世时并不风光,在鲁国做官时遭人排挤,被迫去国,其后一直东奔西走;途经宋国时,又被人追杀,“惶惶如丧家之犬”;到了陈国,又遭人围攻,绝粮七日,险些饿死;周游列国14年,得不到任用,一辈子与发财无缘。司马迁,史圣也。他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用毕生精力撰写了《史记》。这部辉煌的历史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他一生不但与发财无缘,而且遭受了残酷的宫刑。李白,诗仙也。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诗作光耀千秋。然而,他却一生不得志,甚至在年近六旬时,因“附逆”而遭流放,生命的最后两年,贫病交加,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与李白并称的诗圣杜甫,一生穷困,为生存四处奔走,“不燹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时常为饥寒所迫。左丘明、陶渊明、苏轼、关汉卿、曹雪芹、吴敬梓……这些在历史、文学、戏剧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均与发财无缘,且生平坎坷。如果拿今天“成功人士”的标杆量上一量,这些人不但算不上成功,恐怕还得给他们扣上一顶“失败人士”的帽子。 现时下“成功人士”的标杆之下,不知有多少人妄自菲薄,心灰意冷;在发财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不知令多少虽有成就但未发财的人产生失落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行业是需要投入巨大的甚至毕生的精力才能取得成就,并且很难发财的。而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也未必就要在某一方面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理想不分大小,通过努力得以实现,就是成功;技艺不分高低,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可以靠其自立并服务于社会,就是成功。而无论在哪个方面取得成就者,尽管他并未发财,只要他取得的成就胜过周围的同行,他就是“成功人士”。倡导多元化的价值观,鼓励国民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怀着一种献身精神,在科学、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有所成就而努力,社会才会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一工作,恐怕也得靠我们的“主流”媒体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