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退休人员每年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一次生存认证,即证明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还健在、符合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没有什么证件可拿。
国家规定凡是在社保领取养老金的企、事业退休人员及生活补助人员每年都要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至少一次的生存认证;其目的在于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避免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发生。
居住在本地的退休人员,需要本人携带社保发放的退休人员待遇证、身份证、户口等前往居住地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以及县级以上社保机构进行认证(伤残人员由家属到社保部门登记后,由社保局统一时间段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认证)。
扩展资料
生存认证
中国一些城市推出了一些和时代相适应的便捷做法,比如经络认证、面部扫描认证、指纹认证、照片认证、视频聊天认证等等。
一是社保大厅直接认证。社保经办机构设置了专门的生存认证登记窗口,由离退休人员本人持社保发放的退休人员待遇证、身份证、户口等到居住地社保经办机构认证。
二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协助认证。即离退休人员持社保发放的退休人员待遇证、身份证、户口等,到居住地社区或就近劳动保障服务站,由社区或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当面核对其身份证和退休证,经审核认定后,由离退休人员在填写登记表并签字,加盖协助认证机构印章。
三是单位组织集中认证。由离退休人员所在单位将离退休人员集中组织起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派工作人员参加见面会,办理生存认证登记。
四是社保机构派人上门认证。离退休人员确因年老体弱或患病,本人不能前来办理生存认证的,由本人或委托他人提出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门走访办理认证。
五是拍照认证。持经办机构指定日期的日历或报纸拍照,邮寄或由亲属交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审核认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存认证
国家规定退休人员每年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一次生存认证,即证明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还健在、符合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国家规定凡是在社保领取养老金的企、事业退休人员及生活补助人员每年都要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至少一次的生存认证;其目的在于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避免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发生。
因为退休人员退休以后行动自由,流动性大,居所不定,有的投靠子女到外省市或国外居住,为了按时发放或调整养老金,必须证明“你还健在”,或叫“我还活着”,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实行一年一次的“身份验证”。
这一程序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常态化,初始原因可能是少数老人过世后其亲属没有报告、注销,导致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情况发生。这个工作量很大,看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起初是由原工作单位认证,后来由于养老金关系与单位脱离,退休人员变成了“社会上人”,分为干部、事业、企业、居民几种身份由对应分管的部门认证了。认证方法有:
(1)现场认证。人在本地的、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人员亲自到指定机关处所当面拍照、填表、签字。
(2)上门认证。人在本地的、卧床住院病人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3)异地认证。人不在本地在外地子女处长期居住的,由原地认证部门(人事局、社保局等)发函委托居住地相关部门现场认证后资料回寄。
(4)视频认证。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方法,适用于人在外地(国外或国内)人员,在视频过程中通过对话、拍照、录相进行认证。
退休人员就是到社区去认证一下(即生存认证),没有什么证件可拿。
本人在外地,可以远程认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