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清末已经有白话的小说也出现很多用白话的非正式文书,究其原因除了楼上所说的以外还是因为西洋文化的冲击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
在古代封建科举制度下,能读书的人只占3%,能识字的人不超过5%,而所有读书人的人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的,障碍和歧义倒是不存在,却是不利于知识的推广,到清末有部分留洋人士认识到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开始办学,在那段时间甚至出现女校,但是因为文言文的特殊性,知识的推广速度并不理想,至民国有远见的文人开始考虑与酝酿文言文的改革,五四的时候在鲁迅等人的推动下白话文终于被推上台面,100后中国80%的人识字,70%的人上过小学,高校的升学率更上达到80%以上。
其实文言文里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白话文里再见不到了。因为文言文的魅力在于精悍和深邃,往往一个词,一句话里都涵含有延续一千都年的故事。
所谓文言文,其实指的是书面语言。口语,也就是日常说话,至少在宋代就已经是白话了。
我们今天读《论语》,会觉得诘屈聱牙,不好理解,其实不过是孔子和学生们闲聊的记录,他们说起之乎者也来类似于我们今天在QQ聊天器上码字,可是口语灵活,有个渐变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书面语言就不一样了,由于是被记录下来的,慢慢就格式化了,有了自己的一套语法,形式难免僵化,这样时间一长,书面语言和口语的距离就越来越大,殆至近代,就形成了文言和白话对立的格局。
书面语言必须要从生活语言中吸取营养,才会有生命力,所以,文言文的改变势所必然,不过也未必非得一棍子打死,但改变是必须地。
白话文运动开始于5.4,主要原因如下:
一、古文深奥,没有一定知识的人理解困难
二、古文跟口语相差很大,即使在古代也是用白话文作为口语的
三、不易于外交活动
四、白话文信息量单一,不像古文容易产生歧义。
因为是大势所趋 使人们更能理解
一切都是相对的,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白话就是明天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