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黄纸是什么意思?

2024-10-30 09:34:25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烧黄纸是民间习俗,是为了祭奠亡者。

在民间习俗中,“黄纸”在整个丧葬习俗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人死后,要烧落地纸;死者的脸上要盖一纸;前往吊唁的要为死者准备。一份纸火;做七时要烧纸钱;出殡时,有专职撒纸钱者,最多可撒纸钱百余斤;圆坟时,家人仍要奠纸。

在晋中地区,清末流行的丧葬纸扎,不仅可以表示亡者的年龄,而且也可作为丧亲之家的标志。亡者谢世后第2日为烧纸日,此时,要把岁纸挂到大门外一侧,摆设香案、阳寿牌位、祭祀等物品,以此说明亡者的姓名、享年、生前身份等,同时也昭示了主丧人家的门户地址。

扩展资料

烧黄纸的起源传说:

传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天下轰动,名利双收。蔡伦的嫂子见了眼红,逼使蔡伦的哥哥蔡莫学造纸,蔡莫未得要领就背着弟弟自己造起纸来,造出的纸又黑又粗,无人来买,堆积满屋。

蔡伦的嫂子深感内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气之下,就在妻子灵前烧起纸来,烧着烧着听见妻子在棺材里喊:“开门,开开门!’人们打开棺盖,蔡莫妻子坐了起来,嘴里还叨咕说:“阳间有钱通四海,阴间用纸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还肯放我回来。”

后来逢人便说,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阎王殿,阎王让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烧了纸,送了钱,小鬼们就争抢起来,他们拿到了钱,就把我从地狱中放回来了。

这样,蔡莫造的纸能在阴间当钱使的消息很快传开,原来堆积如山的纸就被抢购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为了卖纸,特意装死,也没深怪于她。由此,丧家烧纸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网友(2):

斩鸡头又叫“烧黄纸”,是曾一度在香港流行的一种民间发毒誓的形式。仪式开始,双方跪在神案前,面对神像,点燃香烛,顶礼膜拜。然后,双方各执一张黄纸,高声吟诵誓言,多为“清心直说,并无虚言”、“若有戏言,不得好死,断子绝孙”之类。接着,庙内执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菜刀、砧板和雄鸡一只,一刀斩下鸡头,让鸡血洒在写有毒誓的黄纸上,再将黄纸焚烧,方为了结。后来法庭处理一些无头案时,利用民众愚昧的民俗心理,也采取这种形式,土洋结合,“斩鸡头,断疑案”。而且也偶有成功。
  1918年曾有两个大商人打钱债官司,双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法庭调解多次不能化解,于是只好让他们到文武庙去“斩鸡头”。师爷、律师同时前去“监斩”。到了庙中,原告不肯先跪下发誓,被告也不肯跪下发誓,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发誓,说明他心虚、理亏,于是判原告有罪,被告无罪。此案当时轰动了整个香港。此种裁决形式虽然已成为了历史,但将赌咒习俗搬上法庭也实为罕见。

网友(3):

在我们家乡,黄纸在阴间相当于我们的人民币,烧黄纸是给那边的人送钱希望自己的亲人在那边过的好一些。过节给神灵烧黄纸,希望能保我们平安。

网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