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看过《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的观众均是对这部电影加以赞美,更是各种好评不断。这部电影自98年在美国上映后,就被称赞为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有得到如此殊荣,更能证明这部电影在观看者心目中的地位。
在中国,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9分成功碾压同类电影,同样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影迷。更有网友评论:兄弟情义与生死博弈,才是此部影片所包含的重中之重。此部电影本身具有极强内涵,才能够任由时间打磨,在电影史上经久不衰。
《拯救大兵瑞恩》可谓是史诗级的战争片,无论是制作团队还是影片所呈现的故事情节,亦或是更深层次的内涵,都是此部电影的魅力所在。然而,在战争类型的电影中能够得到这么高评价,也是极其罕见的。
此影片主要讲述的则是在二战中,前线组织一支八人的小队在枪林弹雨,人海茫茫中寻找不知生死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仅仅是这八个人,就要不顾生死,不畏艰难,只为了寻找失踪的战友,只为了将其救回。
并且,《拯救大兵瑞恩》也被誉为最能够反应二战时期的战争电影,其电影中渲染的气氛也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的。电影中逼真的画面,应景的配乐,任何一处所表达出来的方式都让人觉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尤其是战争爆发后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情、痛苦与救赎等一切的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体现,让人们直视战争的可怕。此可怕程度如同病毒一样快速的蔓延到任何一个地方。将每个地方的人们都拉到深渊的漩涡里,彻底陷入无止境的恐慌之中。而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实’并且是足够真实。
从剧中就可以看出,士兵受伤时绝对逼真的伤口和伤情。由此,此部电影被美国电影协会更是将其定义为极度渲染战争的暴力电影,其逼真的程度,使人微感不适。但这却不影响人们对这部战争片的喜爱。因为它不仅仅将战争的场景百分百还原,更是将战争爆发后人性的还原。
此部电影的真实性,让人忍不住唏嘘。在士兵战斗受伤后,第一时间想到是自己最亲的人,母亲!他的无助感在影片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让每一位观影者心中都会隐隐作痛。正是因为有如此强的感染力,这部影片一上映,便斩获多项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等,真所谓是名利双丰收。
这世上有三种东西可毁灭一个地区,饥饿,流感和战争。人们最不想接触的,恐惧畏惧的,也是这三样东西。由此引发的毁灭性和破坏性是人们发自内心所恐惧和畏惧的,而《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恰巧将其之一完美的呈现与表达出来。
所以,这部电影能在众多类型的电影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偶然。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典型的战争电影。记得我看的时候是在初中的时候,是历史老师推荐看的,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震撼。
这个故事讲的是,瑞恩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被困在了敌人后方,处于一个相当困难的状况。
可是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难,家中的老母亲就会无依无靠。 然而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知道了这个情况,毅然决定组织一个小分队前往救援这期间遇到了危险重重,他们一路上随时与死亡打交道。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在豆瓣评价还是很高的,达到了8.9分。这部电影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值不值。一路上搭上了那么多的人去拯救一个兵,这到底值不值呢?当然,这很难说。
《拯救大兵瑞恩》是由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美国战争题材的电影。
跟《辛德勒的名单》一样,这是一部标打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影片里充满了各种还原战争场面的画面,即使笔者没有亲临现场、甚至没有亲临影院去观赏这样一部电影,但是坐在屏幕前的我最大的感受依然是震耳欲聋、惊心动魄的音响效果,它里面充斥了大量的毫无节奏、忽远忽近、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风声、人类的叫喊声,仅仅戴着耳机你也能深刻感受到整个战争背景的环境下,身处战场的士兵们所能亲身体味到的恐惧感、无力感、无助感和异化感,人类的宝贵的生命稍纵即逝、瞬息万变,一切都成了战争怀揣的功利性目的的消耗品,一切都在颠沛流离中不断找寻着自我存在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迷失。
这是电影的直观感受方面,而在精神内核层,斯皮尔伯格像往常一样挖掘美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将其进行艺术化绘色宣贯于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多复杂,就是简单的歌颂美国军人团结一致,不抛下一个,付出一个团队的代价也要救回瑞恩的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身为一个中国人不理解这样的价值取向,其实是很正常的。在美国人的文化里,一向宣导的都是“个人主义”至上,在战场上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也是先考虑保护小我,而后再成全大我,这是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拯救大兵瑞恩》在文化宣导方面做得还是很规矩很出色的。
我不认为《拯救大兵瑞恩》是简单的战争电影,因为电影本身并不是描述战争多么宏达的,相反在表现战争的细节上《拯救大兵瑞恩》做的倒是有些反战的思维在里面。
对于战争,最大可能的还原战场。和以往的鼓吹战争不同的是,《拯救大兵瑞恩》没有美化战争,没有鼓吹战争思维。它只是比较忠实的还原了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伤病、截肢、痛哭,毫不避讳的面对一切发生的情况。
再者有的人说用几个人的性命来换取一个人的性命值当的么?电影本身还是给予了我们答案。主要是战争,无论是救援还是抗战都是有牺牲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之所以去就瑞恩是因为他们都在维护一个铁一般的纪律,哪怕是再大的苦难也要维护。只有这样万千的母亲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战场上去。
这部片子一出世就面临评价两极分化的局面,而使评价不一的是因为围绕《拯救大兵瑞恩》的整个故事核心“拯救大兵瑞恩”,这不是在一般情况的拯救,这是在用多个人的生命去换瑞恩的一个人的特殊情况,这一点很多观众不能理解,认为是影片本身的逻辑出现了错误,于是这部分观众给予了贬义,我之前就恰巧是这些贬义观众的一份子,但现在也能慢慢理解这部影片在战争时期体现出来的大义。
拯救小组虽然是受上级命令必须把瑞恩救回来,但最终失去整个拯救小组才换回的瑞恩也不是上级的本意,而令我深受感动的是在战争时期军人对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和对拯救战友无半点犹豫,所以哪怕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份大义精神就是整个国家社会的缩影,也是国家文明强大的一个坚定基石,所以这部电影所透露出来的概念,只要用心理解导演,便会自然评出很高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