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拘留是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的暂时性的强制措施,采取刑事拘留是为了保证诉讼过程的顺利进行。那么,在执行了刑事拘留以后,该怎么办呢?作为家人或者朋友,首先,应当第一时间向办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了解涉嫌犯罪的事实。其次,有权向办案机关了解羁押的场所。按照法律规定,传唤、拘传不能超过12小时,不得以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拘留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再次,如果被拘留数十日后既没有得到拘留通知,这种情况通常是犯人在外地被抓,通常,公安机关不会忽略通知家属这一程序,所以犯人家属也不必过于多疑。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家属可直接电话联系当地派出所,查明是否有拘留的通知,从而得知犯人被羁押的地点和事由。最后,如果家属确定亲人被拘留或逮捕也确知羁押的场所,那么可以及时聘请律师去看守所会见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家人被刑拘后必须要明白的五个问题
1、家人被拘留了,这事严重吗?
答:刑事拘留不同于普通的行政(治安)拘留。行政拘留只要拘满一定的时限就必然会重获自由。而刑事拘留往往标志着家属已经涉嫌犯罪,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要面临逮捕、起诉和判刑,会被长期羁押。结论是:非常严重。
2、怎么确家属涉嫌的罪名?拘留的时间?关押的地点?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后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向家属邮寄《刑事拘留通知书》,上面会载明涉嫌的罪名和拘留的性质、时间和关押地。例如“2020年3月11日张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现羁押在XX市看守所”。
此外个别地区的公安机关在刑事拘留前会允许犯罪嫌疑人与家属短暂通话,在电话中可以得知涉嫌的罪名等情况。
3、家人被刑拘了,我怎样才能见到他?
答:根据相关规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只有律师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亲属无法会见犯罪嫌疑人。
但也有例外,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外国人的,经过公安机关批准,近亲属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可以”而不是“有权”。
4、我已经赔偿了被害人/报案人,能把案件销掉吗?
答:刑事案件不同于民事案件,后者是不告不理,有权自行撤诉。而刑事案件是公检法代表国家公权力打击犯罪,不因被害人、报案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立案,除非在侦查中发现案件不构成犯罪或者存在重大疑问,一般无法撤案。
5、家属身体不好能不能取保候审?
答:能,但是比较难。实践中公安机关虽然会把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作为是否取保候审的条件之一,但尺度非常严。一般只有极其严重的疾病才会对取保候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迫切威胁生命的疾病或者处于发病期的严重传染病等。普通的糖尿病、高血压、未达危重程度的心脏病等都不是取保候审的充分条件。
实践中,大量取保候审的情况都与案件本身的缺陷有莫大关系,例如证据存在疑问、法律定性存在疑问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律师介入进行分析、取证和提出法律意见。
二、家属被刑拘后,必须要做的四件事
1、核实真实性
为防止“汇款骗局”的发生,在收到家人被刑拘的消息后,要通过公安机关官方网站公布的电话去联系具体的办案单位,例如派出所、经侦等,从而确认事情的真实性。在真实性确认前,不要盲目地向任何人转账、汇款。
2、了解信息
在仅接到公安机关或者家属电话通知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向办案机关索要《刑事拘留通知书》,同时了解案情承办民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在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后,可以从中获知家人涉及的罪名、刑拘的时间、关押的地点。
3、到看守所送钱、送物
家属被刑拘24小时内会被转移到办案机关所在地的看守所羁押。由于羁押期限可能是长期且不确定的,因此要第一时间到看守所送些日常衣物、生活用品和生活费。
4、把握黄金37天
实践中,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此后将面临检察机关的逮捕审查程序。一旦被逮捕,大量案件最终的回转余地会越来越小,例如,根据浙江省检察机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刑事案件逮捕后的有罪判决率为99.9%。
因而刑事拘留的37天内是委托律师进行辩护的黄金时期,也是最为容易产生效果的时期。如果前期未能合理利用37天的时间窗口,案件最终的走向将会困难重重。
当您的亲属和朋友因犯罪被刑事拘留并将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时,您应当做如下工作:一、向刑事专业律师咨询,了解刑法和刑诉法对所涉嫌罪名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的相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二、如果您决定聘请律师为亲属提供法律服务,应当注意:1、律师行业与医院一样是分专业的,每个律师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聘请律师应当选择专业律师,专业律师提供的服务品质和效果会更好。2、律师水平有高低,多选择几个律师作比较,聘请你最满意的律师。3、在聘请律师时,应当查验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办理相关的委托手续,避免因律师无资格或委托不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而耽误您所委托的事项。三、您每支出一分钱都应当谨慎,谨防有人以疏通关系、捞人等名义进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