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做物理实验

2024年11月29日 18:22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初中生实验操作能力现状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极大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由于各初中实验室的完善以及中考实验操作加试,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有了改善,但就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言,离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1学生实验素养较差
  实验素养较差的主要表现为实验操作完成后,没有归还仪器、整理实验台面的习惯,犯有这类错误的学生多达50%以上。至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排除故障能力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1.2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
  (1)使用某些仪器前不知道要"调零"(或记下零点误差),不会"调零"。例如:在使用弹簧秤之前,有24%的学生没有"调零"(或记零点误差)的动作和意识;有28%的学生有"调零"意识,但不会"调零"。会调节弹簧秤零点或能准确记下零误差的学生只有15%。在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之前,没有调零的学生为28%,有36%的学生不会调零。
  (2)不能明确仪器的测量范围,不会正确选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例如:"从所给的两支测力计中,选一支测量一圆柱体的物重"这一试题,这两支测力计的范围分别为"1 N"和"5 N",被测圆柱体的质量大约为50 g,而选用1 N的测力计进行测量的学生只有67%。
  (3)没有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在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时,犯有不检查盘子所放左、右的对应位置正确与否,游码是否置于零刻度和用手挪动游码等错误的学生达43%,还有31%的学生在测量时用手取砝码,将被测物质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和不能调平。在使用测电笔判定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时, 95%的学生不知道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4)不能正确读取数据。如在使用弹簧秤、温度计、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后,能正确观察数据、记取数据的学生只有43%。
  1.3学生在组装和连接仪器、设备时,布局不合理,不会操作
  例如,有这样一题:"给出压强计、刻度尺、甲、乙两杯密度不同的液体,请根据以上器材,设计方案比较两杯液体密度大小。"实验中,参赛的16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分别测出h与p,然后由p=pgh计算出密度再进行比较,只有另外6名学生能从控制变量法角度来比较判定。再如"调节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一实验时,有29%的学生在实验开始时,没有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有54%的学生将仪器位置放置不恰当致使连线复杂、操作麻烦、导线杂乱交叉、检查困难。有49%的学生接好线后没有检查电路和利用单刀开关进行瞬时试接和通电检查这一操作。
  2问题原因分析
  从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重知识的传授、轻实验的教学。不少教师习惯于将主要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不予重视,或者学生没能得到动手实验的训练,尤其是课后小实验更是无人问津。
  2.2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作好充分准备,没有严格要求和认真做好示范。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亲自动手试做,不了解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对仪器性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有的教师,在演示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中,对于实验的安装、线路的连接、图形的绘制等工作,都放在课前完成了,而课堂上只是再现一下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也无法掌握这些方面的本领。
  2.3有些教师只追求实验的数量,不注重实验质量。有的学生因受教师重知识、轻实验操作的影响,在实验课中,将实验课的学习当成任务完成,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则因平时未接受到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正确指点,或未观察到规范操作,致使实验操作能力达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2.4教学班容量大、教学时间紧,难以保证学生人人动手进行实验。
  3解决问题的建议
  为了提高实践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我们认为,必须针对以上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1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理论技能,并懂得运 用一定的教学规律;具备运用教育技术器材进行信息传播的技能,并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维护知识。此外, 还要求能根据新课标要求,具备选择器材的基本能力,尽量用最简单的器材,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做到专职专用;同时,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之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2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依照新课程理念,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
  3.3改变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究、分析、归纳出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更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将封闭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计算机、幻灯投影将一些在实验现象不太清楚的实验制成课件,便于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注意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也就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对学生的操作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过程,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