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赔偿标准2017

2024年11月02日 18:06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误工费的具体赔偿标准如下:

一、误工费包含的项目:

1、误工费包括:工资、资金、津贴、课酬等。

2、误工费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

3、须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依据(差额赔偿原则)。

如:受害人为某些单位人员时,其因受伤而误工时,单位并不一定会扣发部分或全部收入。

4、受害人为企业经营者时不包括其所丧失的企业经营利益损失。

因为企业经营利益并非单纯企业经营者劳动所创造,其还包括资金、设备、组织管理、知识产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企业经营者在其不能工作的时间内雇佣与自己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管理企业或财产的费用则应作误工费予以赔偿。

二、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1、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2、无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状况的证明包括纳税凭证、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2)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定型化标准):

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注:“相同、相近行业”判断标准:

①产业分类标准;

②同一产业内的社会评价标准。

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判断标准(区别于民诉法上“受诉法院所在地”)。

扩展资料:

误工费的特点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

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其损失的误工收入会因人而异。

2、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

因行业和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业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对于误工费计算的依据,也是因人而异。

3、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一般而言,应当以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前某一时段,能够正常工作、劳动可能取得收入作为参照或者依据。而对于该时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据一定客观数据,在排除对其收入产生不利或者有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推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误工费

网友(2):

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其中,误工费是指因交通事故致生命、健康、身体受损需要治疗休养不能工作而实际发生的损失。

我国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所依据的法律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第二十条,该条款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该条款从误工时间的计算和受害人的收入情况入手,较详细的规定了交通事故发生后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下面详细分析受害人的收入情况: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根据固定收入的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非农业固定收入和农业职业固定收入两大部分。非农业固定收入一般是城市户籍人员,其收入来源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上班给予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等。这类人员的的固定收入比较固定,误工费参照以前的收入状况进行计算,操作比较简单;而农业固定收入一般是农村户籍人员,其收入来源是从事农、林、牧、渔业所得,其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按照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劳动力人均纯收入计算而不是按照受害人从事农、林、牧、渔业所在地的劳动力人均收入计算。最新交通事故赔偿标准http://www.peichang.cn/special/jtsgpcbz/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确定其误工费比有固定收入的程序稍微要复杂一点。一般需要受害人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证实其确实无固定收入。另外,受害人需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情况,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误工费;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那就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而不是按照受害人户籍所在地的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上述误工费的计算的顺序不能颠倒,只有在前一情况不存在时才能适用后面的参考标准。

3、受害人无收入。如果没有像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的交通事故部门律师一样专业的人员,这类受害人很容易被忽视而得不到误工费的赔付。一般人会认为,受害人都没有收入来源,为什么还要赔偿误工费呢?其实不然。受害人目前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是,因为其具有劳动力,通过劳动有可能会得到收入。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在实务操作中,受害人获得误工费赔偿的标准按照受诉人民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