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与局部”和“系统与要素”是同一个原理的不同表达,题目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原理答题,你答整体与部分的原理就行,要答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理也可以。2,老师说的“优化”是指排除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只把“整体和部分”作为一个抽象的模型来考虑,而“部分与整体”其实就是“系统与要素”更生动的表达,有更多具体内容。回答问题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互换着用,也可以都答上。3,这个原理有两个要点,①要素(部分)间是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要素所组成有机体。②系统(整体)不等于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在功能上大于要素(部分)之和。方法论也要回答,方法论:要重视要素(部分)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从系统(整体)着眼,发挥整体的功能。
整体决定部分 部分不能决定整体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各内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 ②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联系:第一,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有部分的功能。 第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的性能状况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方法论意义: 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 江苏的小康应当是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放手让苏中快速崛起,放手让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此题中江苏是代表整体,区域发展的小康。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则代表部分,只有部分发展了,搞好了部分,才有整体的发展。即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思路分析]这样做不是很妥当的,对哲学尝试部分,关键是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尽管这样,还是按照你的要求列了些[解题过程]1.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 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2.矛盾的含义及矛盾统一性的两种表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13.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及方法论意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4.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方法论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务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意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 相互衔接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 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1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统一关系? 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重点谈两点或是离开两点谈重点,都是错误的。 18.内外因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重视内因,对外因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把内外因结合起来。19.量变
“整体与局部”是哲学范畴,“系统与要素”是一般系统论范畴;“整体与局部”和“系统与要素”是同一个原理的不同表达。其包含的维度有区别,“系统与要素”论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要素关系,“整体与局部”包含 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是系统和过程的统一。